海納百川》AI跨業智能醫療共創綜效(徐作聖)

準行政院長卓榮泰(左四)16日公佈第3波內閣人事,準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左起)、準經濟部長郭智輝、準數發部長黃彥男、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準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準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準公共工程會主委陳金德。(陳信翰攝)

賴清德籌組的內閣對外宣稱未來執政團隊是「AI內閣」,但老面孔充斥,實在看不出其團隊有任何智能的味道!賴團隊又接着補充,臺灣的「AI內閣」是「活力與創新」(Active Innovative),不是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政府沒有跟風或蹭AI風潮,民衆千萬不要誤會!

蔡政府8年以來,AI政策如影隨形、無所不在。至今,政府更進一步的宣稱,AI可以加速中小企業轉型、供應鏈優化、產學合作與跨業連結、國科會版文化AI (TAIDE-LX-7B臺灣文化大型語言模型)等課題,洋洋灑灑令人眼花撩亂。

在諸多應用中,以AI加速「小規模」生醫產業發展最具指標性意義,它不但象徵了蔡/賴政府產業政策的傳承,也凸顯了AI在跨業創新「領頭羊」的地位。

2020年當AI 期望值「破錶」的時候,智能醫療是全球的「顯學」!幾乎所有的ICT大廠皆悉數進入此一領域,包括英國的ARM,美國的IBM、Google、Nvidia、Qualcomm、微軟、AWS、AMD、Apple;大陸BAT、紫光集團、華爲、依圖科技等;臺灣的研華、BenQ、金仁寶集團等。這些團隊主要聚焦在基礎醫學研究,智能醫事檢驗、臨牀數據解析、智能醫材及達文西微創手術、智能藥品設計與製造、智能精準醫療、智能保健食品等。

結構性重組(Restructuring)與轉型是醫療產業常態,也是大幅裁員、大起大落的主要原因,證明了醫療產業跨業創新的不易,業者「引頸期待」AI能有效改善醫療產業多角化及跨業經營的問題。

在AI醫療產業中,上游是醫學、藥學研究,下游是醫療與健康照顧,而上下游之間則是我們通稱的生醫產業,其中跨領域的「AI醫療」(AI Medicine) 與「醫療AI」( Medical AI)是典型智能醫療的應用。雖然兩者產業生態系統截然不同,但追求成長的策略方向及目標則相仿,當AI無縫整合趨勢不可擋,努力跨領域強化、學習系統性的專業知識是必須立即要完成的工作。

「醫療AI」就像是「拿着AI技術找醫療應用」,是一種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羅輯,認爲強大AGI 技術可以「一體適用」在任何醫療場景。檯面上幾乎所有 ICT 廠商均採取此一策略,但在大張旗鼓背後也往往埋藏者大起大落的隱憂。

而「AI醫療」則是醫療健康業者,在「特定」領域尋求客製化、專業化的智能解決方案,是一種「專案專用」的羅輯與策略方向。

自許爲「高科技」的ICT業者,ICT跨業的廠商顯然低估了「灘淺池深」醫療產業的複雜性,其中包括最困難的「數據相互可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 、通用認知( Universal Cognition) 、語文解析(Semantics) 等因素,ICT業者誤以爲「高科技」的能力和「醫療AI」超強的技術深度、廣度,必能克服智能生醫中的障礙,但事與願違!

臺灣許多ICT代工廠商,當進入智能醫療產業時,用的是「醫療 AI 」的策略,但希望達成的預期成果卻是「AI 醫療」,期望值的差異「曾經」讓人懷疑產業整合的可行性。

自蔡政府自2016年大力推動「醫療AI」以來,宣稱AI能讓中小企業「加速邁向」智能醫療的關鍵領域。有部分人士認爲,有了護國神山臺積電和「臺裔」的輝達、超微等智能半導體晶片大廠,「智能醫療」就能水到渠成,甚至天下無敵!臺灣也因爲有了名列前茅的醫療服務,是否就能「保送」智能醫療產業安全上疊?

生技醫療與AI的結合是大時代的趨勢,是「必然」而非「偶然」,稱其爲「一人武林」護國神山或許太過誇大,但必須在 「AI 醫療」與「醫療AI」取得適度平衡。是ICT技術傳承(Legacy) 還是應用領域導向?跨業綜效產生的機制是什麼?AI在其中的角度又該如何安排?產業推動策略在政府部會中的責任歸屬又是什麼?

臺灣在人工智能與醫療技術開發與應用都不能缺席,自嗨自吹固不可取,東施效顰也大可不必,認清自己的定位策略性的選擇優勢的產業組合方爲王道。姑且暫時不討論「AI內閣」的實質內涵是什麼,賴政府準備好了嗎?內閣團隊想清楚了嗎?(作者爲陽明交通大學科管所退休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