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反對黨變成反美黨?(譚再利)

爭取不同聲音被國際聽到,江啓臣:不能被一黨壟斷。(報系資料照)

美國參議員暨拜登總統摯友陶德,日前率兩位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史坦伯格,及國務院亞太臺灣協調處長白丹利專機來臺訪問。這是拜登政府上任以來第一次派團訪問臺灣,吾人至表歡迎,也對蔡總統及蘇院長在接見代表團時,都提及期待臺美儘速重啓「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的對話表示肯定。畢竟雙方自1994年簽署TIFA後,迄今雖已召開十次會議,但最近一次是在2016年,何時才能復談對臺灣未來的對美貿易至關重要。

不過,在美國訪團停留期間卻引發一段插曲,那就是外交部並未安排訪團與在野黨的領導人會面。此事引發國民黨主席江啓臣不滿,指出「近年國外重要人士來訪,外交部與民進黨都拒絕安排會見在野黨,有點過於小鼻子小眼睛」。日前在某談話性節目中,民進黨許姓立委強調這是因爲「多年以來國民黨對美國都不友善」,並舉「臺中市盧秀燕去年12月當着美國在臺協會處長酈英傑的面,表達臺中市民和議會都反對開放萊豬的立場」爲例,從而在節目中引發「國民黨是否反美的爭辯」。

翻開歷史,國民黨與美國早就建立了深厚密切的關係,只是該黨如今站在反對黨的立場,針對美方對臺的不利政策多所批評;若說國民黨「反美」,讓人感覺有點不知所云。近年在立院每當遇到國民黨反對民進黨與美方不當的交易,或美方不智的對臺政策時,民進黨都會指責「國民黨反美」;從國民黨支持的「反萊豬公投」,及今年初川普總統指派任期剩下不到二週的駐聯合國大使克拉芙特訪臺,國民黨堅決表達反對的立場,都被民進黨帶風向和操弄成「國民黨反美」的話題。

國民黨於事後指出,過去馬政府八年執政期間,都會安排外賓拜會朝野政黨智庫,讓國際瞭解臺灣多元意見,據統計多達34次;但蔡政府不再如此去做,國際無法接收臺灣真正的民意。民進黨領導層及立委之中有許多都擁有政治學位,若將國民黨視爲寇讎,甚至是「全民公敵」,只要意見與他們相左,就被扣上「不愛臺灣、出賣臺灣、中共同路人」的帽子,則實在是缺乏「政黨政治」的基本素養

曾經擔任過臺大政治系主任,有「臺獨教父」之稱的彭明敏曾指出,「民主政治就是政黨政治,未能取得執政權的政黨是爲在野黨或反對黨,反對黨雖無執政權,但必須以反對執政黨監督執政黨政府爲天職;在野黨一旦放棄反對,就變成執政黨的尾巴黨」。

民進黨不應忘記在2009年11月曾發動大規模的「反毒牛、反出賣、反欺騙」示威遊行,蔡英文親自領軍搖旗吶喊。當時民進黨喊出「萊牛是毒牛」,現在卻反對「萊豬就是毒豬」的說法,也難怪人們要稱民進黨是「雙標黨」。民進黨已非首次執政,須知反對黨的功能是使執政黨的公共政策在做出決策時能有更多方面的考慮,並在一定程度上制衡執政黨,同時能夠質疑行政機關的表現、保護少數族羣利益

民進黨宣佈開放萊豬進口,最受爭議的是蔡總統自行拍板決定,事前未舉行公聽會,當時亦未經立法院同意。蔡總統的拍板過於草率,她的諸多開放理由也缺乏說服力,否則「反萊豬公投」也不可能在短時間之內即能超越門檻;也相信中選會於5月9日查對結果後,就會宣佈此一公投案成案

事實上國民黨當初反對克拉芙特訪臺,但卻對前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及國務院次卿柯拉克訪臺都表達歡迎之意,而克拉芙特訪臺臨出發前又被川普政府取消,足以證明國民黨扮演了是非分明和負責任的反對黨角色。如今國民黨除了監督政府施政之外,也正是民進黨政府施政及對美政策的煞車皮和止滑板。執政黨理應感謝在野黨的不同意見,並將國民黨視爲「諍友」;因爲民進黨大可將國民黨的訴求作爲與美國談判時的籌碼,以爭取國家與人民的最大利益。

反之,若哪天國民黨重返執政時,民進黨亦應扮演相同的角色。因此,國民黨不是「反美」,而是盡力做好忠於人民、國家及憲法的「忠誠反對黨」工作。

(作者爲大學英文講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