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架空九二共識 兩岸如何協商(劉性仁)

海基會26日舉辦「紀念辜汪會談30週年-回顧與前瞻」座談會,由海基會董事長李大維(中)邀請前陸委會副主委吳安家(右起)、臺灣戰略模擬學會秘書長張榮豐、前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中華文化總會副會長江春男一同出席。(鄭任南攝)

日前海基會舉辦紀念辜汪會談30週年——回顧與前瞻座談會,部分當年參與辜汪會談的幕前、幕後人員獲邀出席,包括臺灣戰略模擬協會秘書長張榮豐、海基會顧問劉德勳、前陸委會副主委吳安家等人。中華文化總會副會長江春男也出席當天的紀念活動。然而與會者也明白蔡政府的立場底線,因此成爲一場沒有九二共識的辜汪會談,不僅違背歷史事實,也對現階段兩岸協商沒有任何幫助,只是一場立場表態的紀念會與座談會。

同樣的人,不同的場景,有了完全不同的詮釋,令人覺得立場可以改變事實,不提九二共識所謂的紀念,只是意識形態掛帥,對兩岸關係發展並沒有助益,而九二共識中最重要的求同存異精神蕩然無存。

沒有兩岸同屬一中,求同存異,各自保有解釋一中內涵的空間,辜汪會談纔有意義;對大陸來說,顯然不管臺海局勢如何變遷,九二共識始終是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是無法繞過的門檻,辜汪會談及其後兩岸關係的曲折發展歷程表明,堅持九二共識是保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方向和良好勢頭的關鍵;九二共識這張問卷,民進黨是繞不過去的,當年有九二共識才有辜汪會談,現在拒不承認九二共識,那麼兩岸如何對話協商?又奢談兩岸互信基礎。

倘若如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所說,當前兩岸關係形勢下,汲取辜汪會談歷史經驗和有益啓示,堅定維護九二共識政治基礎,堅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正確方向,努力增進兩岸同胞利益福祉,共同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未來,是對辜汪會談最好的紀念。顯然大陸當局是感受不到臺灣海基會舉辦紀念的意義。

回到1993年4月27日,兩岸在臺方稱「一箇中國,各自表述」的共同認知基礎上,由臺方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大陸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在新加坡舉行「辜汪會談」,爲兩岸當局互不接觸44年之後重啓協商,樹立兩岸協商的里程碑。

今日,「九二共識」的「一箇中國,各自表述」雖歷經波折,但至今仍具有爲兩岸求同存異、相互尊重、謀求和平的重大意義,不僅仍應受到正視,更不應遭到扭曲。辜汪會談30年之後,如同馬前總統訪問大陸,在湖南大學時明白表示,依據中華民國憲法「我們國家分了兩個部分,一個是臺灣地區,一個是大陸地區,都是我們中華民國,都是中國」,此一說明正是「一箇中國,各自表述」的精髓。

總之,沒有九二共識就不是辜汪會談,李大維表示,兩岸雙方要有智慧,往前看、往前走,不要卡在這邊走不過這道坎,「往前走纔是正路,我想大家應該也有這個共識。如果說執意不往前走,我們也是很無奈。」問題是,兩岸復談的基礎是什麼?如果歷史都可以竄改可以曲解,我們對得起辜汪兩位老前輩嗎?

國民黨朱立倫主席概括很全面,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說,民進黨的作法就是叫做擴大爭議,擱置共同點,這反倒製造更多的困擾。的確不談九二共識,兩岸只會原地踏步,甚至因爲中美關係和美臺關係的變化而變得更壞。

(作者爲中國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