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臺灣面臨和平或戰爭的抉擇(王義雄)

美國把臺灣當棋子,以自身利益不會出兵救臺灣,就算出兵救臺灣,不一定救得了臺灣,何不在戰爭爆發前,與大陸進行和平談判,以爭取對臺灣人民最有利的條件,這纔是真正愛臺灣!(圖爲示意/新華社)

大陸對臺的終極政策就是兩岸統一,這是民族的宿命,無法避免!若和平統一無望,大陸也不會放棄武力統一,如果兩岸走到未來一個時間點,雙方都無法坐下來談判,基於民族與歷史因素考量,武力似乎是最快速讓臺灣回到中國的方式。

(一)分析解放軍的攻臺策略,不外兩種模式:1、速戰速決,2、對臺灣發動海空封鎖。

(1) 速戰速決:大陸爲了避免外力介入,戰爭以閃電攻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全面攻擊臺灣,首先以飛彈及長程火箭炮摧毀臺灣的軍事基地(包括軍用機場、港口、雷達站、指揮部),而後以飛彈摧毀部分基礎設施(包括電廠、運輸系統等),以癱瘓臺灣經濟,進而封鎖臺灣所有進出通路(包括糧食、能源進出),最後要求臺灣放下武器,全臺將被解放軍佔領。屆時臺灣所有軍事設施及民生用的基礎設施幾乎全毀!百姓無水電可用,居民飢餓,家園斷垣殘壁,臺灣成爲廢墟,這一波的攻擊,至少會有上萬人傷亡,如果又攻擊軍營,死傷會更多,希望臺灣的政客們心存慈悲,別讓臺灣走到這一步。

(2) 海空全面封鎖:如果大陸對自己的軍事武力有信心,不懼外力介入,以海空封鎖臺灣,可能會有兩種不同的結局:

1 、臺灣放下武器:臺灣對外聯絡全斷,能源、糧食無法進入,當能源耗盡時將無水電可用,糧食短缺,居民捱餓,如果臺灣又不反擊時,結局有前例可循:依國共內戰時的北京模式或二戰時巴黎模式,守軍放下武器,感謝臺灣政客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是最好的結局。

2、臺灣武力反擊:臺灣的政客們以爲有美國靠山,美國會出兵協防,大陸海空封鎖臺灣時,以武力反擊解放軍,臺海戰爭正式開戰。最近美國政府把臺灣戰事、戰場界定在臺灣島上,有如烏俄戰爭界定在烏克蘭境內,也就如此,美國一直有意把臺灣武裝成爲豪豬,要求臺灣佈雷、打巷戰,以消耗解放軍的戰力,阻止解放軍的攻勢,然臺灣成爲豪豬打巷戰就能拯救臺灣不被佔領?臺灣即使放下所有建設經費,全部投入國防購買武器,在人數與軍備數量上也難以抗衡解放軍的軍力。就算美國、日本願意甘冒核戰威脅出兵,臺灣還是會變成一片廢墟斷垣殘壁,因爲戰場就在臺灣。

二、兩岸對等和平談判或受屈辱被軍事佔領

所謂「今日的烏克蘭,明日的臺灣」,也就是說臺灣在客觀上會有一戰,臺灣政客們如果真心關心臺灣,愛臺灣,爲蒼生也爲家人和親朋好友的生命財產考量,何不放下身段,與大陸進行和平談判!

美國把臺灣當棋子,以自身利益不會出兵救臺灣,就算出兵救臺灣,不一定救得了臺灣,這個結局政客們心知肚明,與其被屈辱佔領,何不在戰爭爆發前,與大陸進行和平談判,以爭取對臺灣人民最有利的條件,這纔是真正愛臺灣!

以目前臺、美各自兵推的結果,大陸與臺灣雙方都會傷亡慘重,即使解放軍攻臺主力第73集團軍最後沒有登島成功,臺灣的軍隊沒有屈服,卻也會慘遭重擊,屆時守護的是一個沒有電力與基本民生運轉的孤島。而臺灣已經沒有戰力,能夠再迎接解放軍下一波的第二戰、第三戰嗎?既然已經開戰就沒有回頭路,解放軍不可避免地必須使用武力進行全島佔領的入侵作戰。

臺灣島嶼的地理環境,非常容易成爲被海空封鎖的對象,不像烏克蘭一般有與北約國家的綿長陸路邊境,可容易運送物資軍火。臺灣的東海岸地勢陡峭,船運登陸困難,主要依靠西海岸和北端的三個港口作航運,分別是高雄港、臺中港和基隆港。這就使解放軍有了明確的封鎖,甚至攻擊目標。近期解放軍軍事演習就是在建立對臺封鎖矩陣,一旦解放軍登陸成功,目標之一就是儘速迫使臺灣軍隊認輸,不然就得要一直送上增援部隊,達到實質上佔領成功的結果,否則就會失敗,所以解放軍第一波的重兵攻擊必然造成嚴重的死傷,戰爭的殘酷,臺灣人準備接受了嗎?

美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James Austin III)在2023年1月11日美日會談中表示,近來大陸在臺灣海峽附近加緊軍事活動的挑釁行爲,試圖建立新常態,是否即將入侵臺灣的一個信號,值得注意。大陸攻臺或許有跡象可循,但也可能毫無預警,臺灣的政客們與民衆都應該慎思戰爭的可怕,尤其美國、日本及外國勢力若介入臺海衝突,只會使戰爭更慘烈,臺灣將成爲一片廢墟。

(作者爲前立法委員、「兩岸和平公投」發起人)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