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疾控發佈最新提醒
9月,學校、托幼機構陸續迎來開學,隨着人員聚集,學校常見傳染病發生風險增加,海南省疾控中心提醒您關注以下傳染病↓↓↓
呼吸道傳染病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主要以發熱、頭痛、肌痛和全身不適起病,體溫可達39~40℃,可有畏寒、寒戰,多伴全身肌肉關節痠痛、乏力、食慾減退等症狀,常有咽喉痛、乾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後不適,顏面潮紅,眼結膜充血等。全年均可發病,以冬春季和夏季高發,是校園裡常見的傳染病之一。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俗稱“新冠”,主要表現爲嗓子幹、喉嚨痛、咳嗽、發熱等,發熱多爲中低熱,部分病例會出現高熱。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痠痛、嗅覺味覺減退或喪失、鼻塞、流涕、腹瀉、結膜炎等。少數患者出現肺炎相關表現,如呼吸困難、咳嗽加重等。全年均可發病,四季均可能出現感染高峰。
支原體肺炎是兒童常見的獲得性肺炎,輕症患病過程一般爲7~10天,大部分預後良好,不遺留後遺症。以發熱、咳嗽爲主要臨牀表現,可伴有頭痛、流涕、咽痛及耳痛等。發熱以中高熱爲主,持續高熱者(≥5天)預示病情重。咳嗽較爲劇烈。好發於秋冬季,其他季節均有散發病例。
腸道傳染病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是由諾如病毒引起的腸道傳染病,具有發病急、傳播速度快、傳播途徑多樣、波及範圍廣等特點。主要症狀爲腹瀉、腹痛、噁心、嘔吐,可伴有低熱、頭痛、乏力及食慾減退;糞便爲黃色稀水便,患者經常無預兆劇烈嘔吐,嘔吐物有感染性,成人腹瀉較突出,兒童嘔吐較多。多數諾如病毒感染的患者發病後1~3天可康復,預後良好。諾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瀉全年均可發病,高發季節一般是10月到次年4月。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手足口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感染一般在2~10天后發病,病程一般7-10天。大部分患者症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臀等部位出疹爲主要表現,同時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等。溼熱的環境更有利於腸道病毒生存和傳播,全年均可發病,夏秋季高發。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起病較急,感染後很快發病。多表現爲結膜充血、眼睛紅腫、流淚怕光、分泌物增多等。晨間醒來,可出現睜眼困難,且有異物、奇癢或灼熱感,少數還會出現頭痛、發熱、耳前淋巴結腫大、濾泡形成,甚至膜狀物附着等伴隨症狀。
主要通過接觸傳播(接觸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物品或水等而發病,部分患者的咽部或糞便中也存在病毒),傳染性極強,發病率高,傳播快,發病集中。
易在學校、托幼機構等人羣聚集的地方暴發流行。四季均可發病,以夏、秋季多見,人羣普遍易感。
登革熱等蚊媒傳染病
登革熱是經伊蚊(俗稱“花斑蚊”)叮咬使人感染登革病毒的急性蚊媒傳染病。人羣普遍易感。
典型症狀爲突發高熱,可伴畏寒,24h內體溫可達40℃。除發熱外,患者還可出現三紅(面、頸、胸部潮紅)和三痛(頭痛、全身關節痛、肌肉痠痛)。
發熱期一般持續3~7天,於病程第3~6天出現充血性皮疹或點狀出血疹。高熱時間超過1周或熱退後病情加重容易引起重症,可出現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出血、皮膚瘀點、胃腸道出血等,早期識別重症和及時就醫可以降低病死率。
登革熱高發季節爲夏秋季,8~10月份爲發病高峰期。
預防要點
落實健康檢測
學校/托幼機構要嚴格落實晨(午)檢、因病缺勤缺課追因等工作。一旦發現出現發熱、嘔吐、腹瀉、皮疹等可疑傳染病症狀的教職工,要立即引導就醫並嚴格隔離管理。發現類似症狀人員異常增多時,立即報告主管部門和屬地疾控機構。
家長應加強對孩子健康狀態的關注,孩子出現發熱、咳嗽、乏力、腹瀉等症狀時,應居家觀察休息,必要時及時就醫,並向老師報備,避免帶病上學。
加強飲水和食品衛生的管理
學校/托幼機構要爲學生提供安全飲用水,做好飲用水管理,對飲用水供水管網的破損、滲漏情況等進行排查,對二次供水設施定期清洗、消毒,做好飲用水水質檢測,確保供水安全。
做好食品原料和加工環節的監管,注意生熟分開,徹底煮熟煮透。
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
勤洗手,飯前便後、戶外活動後,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不用髒手觸摸眼、鼻或口,接觸電腦鍵盤、公共物品後要洗手,切忌揉眼、搓臉。不要與別人共用毛巾或個人衛生用品。科學佩戴口罩,在咳嗽或者打噴嚏的時候應該用紙巾掩住口鼻,用過的紙巾要扔進垃圾桶。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規律作息、合理膳食、適量運動等健康生活方式,增強身體的抵抗能力。不飲生水,蔬菜瓜果徹底洗淨,吃熟食。
接種疫苗
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最經濟、有效的方法。新生入園入學時,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應該接受預防接種證的查驗,並進行相關疫苗的查漏補種。
同時,托幼機構、中小學校等重點場所人羣優先推薦接種流感疫苗,建議儘量在流感流行季前完成接種,降低流感的感染風險,減少重型的發生。
接種EV71疫苗可有效預防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也會顯著減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發生。
做好環境清潔消毒工作
校區/園區公共場所(如教室、宿舍、食堂、圖書館、衛生間等)要定期清潔與通風,對重點部位(如門把手、樓梯扶手、水龍頭、便器按鈕、電梯按鈕、上下牀扶手等)以及孩子的玩具等要加強清潔與消毒。
對患者嘔吐物或糞便污染的環境和物品需要使用含氯製劑進行消毒。在清理受到嘔吐物污染的物品時,應戴塑膠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觸污染物。
加強防蚊滅蚊
積極清理校園內及校園周邊環境,清理綠化帶、花壇等處的雜草和垃圾;
消除積水,特別是校園內散落在各個角落裡的積水容器,如廢舊輪胎、塑料瓶、花盆托盤等,減少蚊子孳生環境。室內儲水容器如水生植物花瓶每3-5天換水。
宿舍可安裝蚊帳、紗門、紗窗等。適時使用電子驅蚊器、電蚊拍、防蚊燈等裝備,還可以用殺蟲噴霧劑對房間實施滅蚊處理。
避免在花斑蚊子活動高峰期(日出後兩小時左右和日落前兩小時左右)在樹蔭、草叢、涼亭、垃圾站等地方逗留。外出時可穿淺色長袖衣褲,在皮膚裸露部位塗抹驅避劑。
落實居家隔離
病例應儘量居家隔離,不帶病上課/上班,避免傳染他人。
不同的傳染病,隔離期限不同。對於流感病例,應在症狀消失48小時後返校。對於諾如病毒感染者,患病期至康復後3天內應儘量隔離,輕症患者可居家隔離,重症患者需送醫療機構隔離治療。對於手足口病患兒,居家隔離時限爲患兒全部症狀消失後1周,此期間患兒儘量避免外出,更不要去幼兒園和人羣聚集的公共場所,避免與其他孩子接觸玩耍。
來源:海南疾控微信公衆號
編輯:王 婧
審覈:廖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