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病非少數 靠新生兒篩檢揪出來

兒科醫師建議,新生兒篩檢無論公費自費都可做。(賽諾菲提供)

全球約有7000種罕見疾病,總人數更突破3億人,臺灣截至109年1月,接獲通報的罕見疾病人數超過1萬6千多人,已不算「罕見」。事實上,包含龐貝氏症、黏多糖症、法布瑞氏症等,都可透過新生兒篩檢揪出,兒科醫師提醒,越早發現,越能把握黃金治療時期。

偉偉(化名)在父母的期待下誕生,9個月大時出現四肢無力、呼吸困難,緊急送醫氣切手術才挽回一命,卻被告知患有龐貝氏症,「政府讓我們該做的篩檢我們都做了,但卻疏忽了額外勾選自費的龐貝氏症新生兒篩檢…」,臺灣龐貝氏症協會鄧慧娟理事長轉述偉偉媽媽無奈的自責心聲。

鄧慧娟表示,許多父母不知道也不重視這項篩檢,嬰兒型龐貝氏症患者,剛出生時症狀通常很輕微,如肌肉偏軟,因此不易被察覺,等到呼吸異常等明顯症狀出現後,已心臟肥大或肌肉發炎指數過高,錯過黃金治療時機。

道道4歲時,父母才發現他發育緩慢,不僅語言、肢體出現障礙,長相也和其他孩子不同,直到5歲半才證實罹患了黏多糖症。到了9歲時,疾病已進入末期,並歷經了12次大大小小手術。

臺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牛道明表示,以龐貝氏症來說,可分爲早發和晚髮型,其中嬰兒型龐貝氏症最嚴重,由於胎兒在媽媽肚子時肝糖已堆積在肌肉,導致活性酵素低,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因此搶時間治療就非常重要。以北榮來說,只要出生3天內進行的新生兒篩檢,一旦檢出,就需視爲緊急病患立刻治療,並於10天內用酵素治療,預後效果非常好,他就曾救治一名患者,如今還是全中運冠軍。

牛道明表示,包含龐貝氏症、黏多糖症、法布瑞氏症等,都可透過新生兒篩檢找出來,之所以不在產檢時進行,因即使做全基因定序,還是會有太多突變點,不易辨認,因此建議新手父母新生兒篩檢自費部分可全部都做,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