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大邱最佳賞櫻景點!粉色花瓣包圍懷舊歐風教堂超浪漫

文、圖/食癮,拾影

記得剛決定要去大邱旅行的時候,就想着一定要拜訪城市裡最浪漫的桂山聖堂與第一教會。一處是主教聖堂、一處是基督教教會,山坡上下隔着一條馬路的相望,讓此地散發着濃濃歐風氣息,成爲旅人喜愛造訪的地點。記得那時約莫是三月底、四月初,大邱櫻花正好綻放,市區裡盡是滿滿的粉櫻吹雪,偶爾一瓣櫻花落在臉龐、掌上、你的髪肩,正好後頭有着教堂相襯,成爲了這春日裡最美好的畫面。

/ Cherry.

搭着地鐵來到半月堂站,從18號出口走上路面,在走過一旁摩登的現代百貨之後,眼前的街巷彷彿換上另一幕場景,變得柔和、變得懷舊。才知道原來這一帶早已被大邱觀光局規劃成「近代文化衚衕:第二路線」,在大邱觀光局的網站上目前共有五條衚衕旅遊路線,總喜歡漫步旅遊的我,對這樣的旅遊安排特別的有興趣,比如帶着優美音樂與故事金光石路、保存着歷史文化的寺院、或是本篇要介紹的聖堂、教會,都在衚衕旅遊路線裡,若是初次造訪大邱,不妨可以參考這樣的行程。

走呀走的,先是路過幾幢低矮而不明顯的老宅院,這裡是官員徐相敦與詩人李相和的故居,也是許多旅人會特意造訪的地點,但我們沒有特別進入參觀,因爲這時遠遠就望見了佇立在不遠處的桂山聖堂與第一教會,目光與腳步也就跟着被給吸引過去,一路上也看見不少身着正是的人們往教會的方向前行,今天似乎是個什麼日子吧,我暗自想着。

走過停車場,先來到的是以紅磚築起的桂山聖堂。桂山聖堂是一座天主教的教堂,正式名稱爲「露德聖母主教座堂」,是大邱市裡第一座以哥德式建築風格的教堂。據說最初在1891年時,教堂的主結構是以木頭建造,直到1902年纔再整建、並加以啓用。如今紅色、褐色磚建築成爲市區裡的著名地標,也讓這一小塊地域多了幾分歐洲氣質。

這一次來到大邱的旅行,總覺得我們選在一個最好的時間,有櫻花的春天、有櫻花的大邱,原來是那麼那麼的美麗呢!來到桂山聖堂,除了被教堂本身的優雅給吸引,建築兩側的滿開櫻花樹更是動人。看那櫻花向上延伸、與教堂相互依偎,每一幕都呈現出大邱最浪漫的樣貌

總是喜歡着教堂裡的彩繪玻璃,先從建築外細細觀察,在沒有透着光而發出色彩的情形下,玻璃仍然呈現着渺小而溫柔的顏色。

〈教堂內允許拍照,但相機勿開啓閃光燈,並保持安靜〉

走進教堂裡,雙眼更是目不轉睛。幸運的是這日陽光明媚,足夠的光線照耀在教堂之上,讓周圍的彩繪玻璃染上最飽和的色彩,就像是一幅幅剛完成的畫作,無論繪着神像、花朵、或是圖騰色塊,皆是美麗的讓人不捨眨眼。

光透着玻璃曬在木桌、詩歌頁面上,藍色、紅色與黃色皆變得神聖。此時的我靜靜坐下,看着那束光、望着前方的祭臺,心也跟着沈靜下來,享受這一刻的寧靜。

離開桂山聖堂,往馬路的另一頭走去,先經過的是有着90階樓梯的 三一獨立運動路。三一獨立運動路的名稱由來,要追溯回日佔時期的一次抗日獨立運動(三一運動),據說當時有一羣學生們,就在這條階梯中躲過了日政府的監視,併成功完成抵抗活動,爲了紀念這件事蹟,而留下了這條三一獨立運動路。除了歷史事件,這條路在最近也因爲在韓劇《金秘書爲何那樣》出現,是副會長和金秘書曾一起走過的場景!

走上階梯,就抵達山坡上的第一教會,與山坡下的桂山聖堂不同,這裡是屬於基督教的教堂。然而雖然名稱爲第一,卻並不是大邱的第一間基督教會,目前留存着的大邱第一教會,實際是位於南城路上。除此之外,這裡還有另一個地名「青蘿之丘」,在樓梯左側的地帶屬於青蘿之丘,是紀念大邱基督教發跡源地,留有三位美國傳教士的故居,如今皆以成爲可參觀的博物館。

春日裡的青蘿之丘是滿是花瓣,微微的風吹宛如下雪一般,空氣裡飄着花草芬芳,而眼前也散着櫻花落瓣。儘管身子還有些冷,貓兒也還是從屋子裡跑了出來,想必也是喜歡這樣充滿春分氣息的空氣吧。

櫻花雨下,我們散了一場浪漫的步。大邱是一次又一次的驚喜着我們,喜歡着這樣粉嫩的城市、迷戀着這樣春意的旅行。

桂山聖堂(계산성당)地址:大邱廣域市中區西城路10(대구광역시 중구 서성로 10、대구광역시 중구 계산동2가 71)開放時間:06:30~21:00

第一教會(대구제일교회)地址:大邱廣域市中區國債報償路102街50(대구광역시 중구 국채보상로102길 50、대구광역시 중구 동산동 234)交通方式:搭乘2號線地鐵至半月堂站(18號出口)、新南站(9號出口)步行約5分鐘可抵達

食癮,拾影穿梭於繁忙卻活得慢悠的臺北人。喜歡挖掘藏匿在城市裡、巷弄中、家門旁的秘密美食,熱愛探索擁有故事的角落。 部落格、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