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好買又好玩,「菜市場金馬獎」臺中摘星數冠全臺

109年經濟部優良市集及樂活名攤評覈頒獎典禮臺中市攤商表現大放異彩。(盧金足攝)

臺中市長盧秀燕曾到第二公有零售市場,爲攤商大力推銷市場各項新鮮水產、蔬果肉品。(盧金足攝)

臺中市豐原市場公廁整修後,乾淨美觀又實用,美化菜市場公廁,民衆按贊。(盧金足攝)

臺中市烏日市場電梯汰換工程啓用,增加買菜便利性。(盧金足攝)

叫我第一名!臺中市傳統市集參加109年度「經濟部優良市集及樂活名攤評覈」,以整齊、清潔、明亮的環境連莊全國15處評覈縣市第一名,獲「菜市場金馬獎美譽的評覈中摘星3891顆,相較去年度1702顆星「翻倍」成長,創下全臺縣市唯一突破3000顆星的亮眼成績。

近年來連鎖商場與大賣場如雨後春筍營業,但是傳統市場的美味、人情味,仍然創造人潮帶來錢潮的吸引力。

臺中市的菜市場獲「109年經濟部優良市集及樂活名攤評覈」評覈縣市名攤總星數第1名,贏得全國新高紀錄3891顆星,臺中傳統市集大放異彩,幕後推手臺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的改造能量,將菜市場改頭換面,打造嶄新品牌價值,品牌力進階競爭力

臺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長張峰源表示,爲提升傳統市場競爭力及推動市集創新發展,每年除固定編列並向中央爭取市場硬體改善經費優化市場環境外,透過招商引資與民間合作,或以多目標使用方式活化低度使用市場,進一步提高市場經營績效。

此外,藉由辦理行銷活動及攤商輔導課程,積極提升市集軟實力,協助傳統市集在現今商業競爭及疫情逆境中找到「品牌定位」和「新價值」。

傳統菜市場是很多臺中市民的大廚房,更是新鮮食材的超級冰箱,經發局爲改善大衆對傳統市場老舊印象,市府持續編列經費改善市場硬體環境,109年投入約2億200萬元預算,包括辦理本市5處公有零售市場耐震補強、6處市場公廁整修、10部市場電梯汰換,以及協助攤商申請肉品冷鏈設備、設置哺乳室,更邀聘專家學者提供精進建議,如環境美化、便民標示及友善設施等。

此外,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民衆減少羣聚,衝擊傳統市場買氣,爲振興傳統市場經濟,110年持續推動公有市場環境優化,針對臺中市21處公有零售市場進行設施改善,提升市場環境舒適度,打造整潔、美觀又親民的菜市場。

經發局強調,爲提升市場用地使用效率,以委託民間經營、多目標使用及促參等方式引進民間優質廠商進駐,109年計有35處委外市場持續營運、110年規劃再完成10處委外市場的招標及續約

值得一提的是,在BOT案件方面,除已成功招商引進大型國際零售商場的南屯好市多、文心家樂福、IKEA外,109年度更啓動北屯錦村市場招商,預計規劃大型購物中心進駐。

不僅能活化市有土地與加速區域發展,更提升在地就業機會,於有效發掘民間商機來打造現代化新市場的同時,更締造政府、企業與民衆「三贏」且共利、共榮局面。

去年爲融合傳統與創新,市府嘗試翻轉傳統市場經營模式,舉辦許多攤商轉型活動,例如傳統市場青商經營提升計劃、古早味美食嘉年華、名攤名產行銷活動等,結合臺中購物節熱潮,帶動傳統市集美食熱度,更以各式活動吸引不同年齡層民衆走入市場。

經發局鼓勵攤商參加經濟部「優良市集暨樂活名攤」評覈,增加攤商自我認同,期盼臺中傳統市集能持續發展成爲更具舒適、人情味的優質市集,吸引更多民衆前往消費體驗。

振興市場經濟!經發局今年規劃於7處公有市場辦理10場青商市集活動,一圓青年創業夢,並與經濟部合作進行市集軟硬體輔導改善及攤位提升改造計劃,持續投入資源優化市集,輔導各家市場精益求精,讓各地都知道臺中市場好好吃、好好買、好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