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面子、炫耀成就...男人較少訴苦?「縮小問題」習慣作祟

董氏基金會表示,男性憂鬱情緒較嚴重,但較少關心自我情緒紓解需求。(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明天就是父親節,有關心爸爸了嗎?董氏基金會今(7)日表示,國外研究發現,成年男性容易縮小自己的情緒問題且疏於求助,真正求助時問題通常都比較嚴重反觀國內也有類似情況,成年男性好面子、喜歡炫耀成就,較少把負面、沮喪的情緒表達出來。是時候對「男子氣慨」做重新定義!願意說、願意面對自己情緒問題並不懦弱,是勇敢的表現。

根據衛福部最新死因統計,男性(68%)自殺身亡比例高於女性(32%),另外從104年健保資料來看,男性於精神科就診率僅不到一成,若依年齡分析,20歲以上男性就診率較女性低。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表示,一篇2015年9月發表於《健康心理學雜誌》以125名澳洲成年男性進行的追蹤研究,填寫憂鬱情緒與求助障礙等量問卷,結果發現,症狀的嚴重程度是男性求助的關鍵,長期憂鬱者因低估症狀的嚴重性而影響其尋求協助的意願。男性也較常會縮小自己的問題,並且把求助管道障礙化,傾向自行處理多餘求助專業治療,較女性更少參加促進心理健康活動。

▼董氏基金會表示,國內傳統父親因爲認爲自己扮演持家角色,好面子且認爲求助懦弱。(圖/視覺中國CFP)

葉雅馨說,國內傳統父親因爲認爲自己扮演持家角色,好面子且認爲求助懦弱。男性的社交語言也常常會是強化「自己做了什麼」等炫耀成就性質,相較之下女性還比較容易會向外界抱怨或者分享自己沮喪之處,負面情緒有出口宣泄。

臺北長庚醫院一般精神科劉嘉逸主治醫師指出,若男性未及時尋求協助而拖延病情,可能會失去工作動力注意力下降、人際關係變差、易與家人爭執,進而引發身心不平衡,造成身體功能衰弱。

董氏基金會建議家中男性長輩如果變得較以往沉默(不再抱怨或碎念)、非身體不適因素而不願出門(原本會公園下棋、泡茶,現在卻整日待在家)、拒絕親友探訪、什麼事都不想做、失去活力、抱怨無價值感(覺得活着沒意思)等現象,家人須多加噓寒問暖,避免因晚輩的疏離或不聞不問,讓他更自我否定,或強化自己的無力感與不被需要的感覺

● 《ETNEWS新聞雲》提醒您,請給自己機會: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NEWS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全部轉載!★ 版權聲明:圖片爲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NEWS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