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市多崩壞成「臺灣形狀」?網友不斷批...背後原因卻好心酸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

美式賣場好市多 (Costco) 深受臺灣民衆喜愛,每次有新店開幕,周遭肯定是大排長龍,就是要搶最便宜的商品。然而卻有網友在批踢踢發文直言「以前覺得Costco就是品質象徵,退貨絕不囉嗦,東西絕對不吝嗇,一定飽滿不偷料」,但隨着時間演進,好市多的「臺灣味」卻越來越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美式賣場好市多深受許多臺灣民衆喜愛。(圖/記者曾婉婷攝)

網友在文中寫道,「以前覺得Costco就是品質的象徵。退貨絕不囉嗦,東西絕對不吝嗇,一定飽滿不偷料。但退貨越來越OOXX不提,東西也越來越OOXX。講一個我之前常買的東西,叫楓糖核桃抹醬。楓糖一整個高級感上身,後來變成焦糖核桃抹醬,從楓糖變焦糖,low了不只一截。」

「好市多的東西越來越普通,已經很少物超所值,必買的東西了!」網友並認爲,如果去一些較本土平民的大賣場,像是家樂福大潤發、愛買等等,各家都有不小進步,costco會員重要性已經大幅下滑,請問「有沒有costco越來越臺灣化的八卦?」

▲前陣子好市多新莊店開幕,轉眼就大排長龍。(圖/記者曾婉婷攝)

篇文章一出,立刻引發網友熱議。大部分人都認爲好市多的品質確實變差:「去問那些奧客啊」、「我反而覺得costco是一開始太威,現在反差重」、「costco大包但也沒便宜多少,反而是其他家愈做愈好」、「都來鬼島了,當然要遵守臺灣人玩法」、「因爲臺灣人去寇斯口的吃相越來越難看,不臺灣化怎麼可以?」

另一派網友則是幫好市多說話,認爲屬性不同,並不需要以偏概全:「costco的特色不是價錢便宜,而是其他店家買不到」、「你住過美國就會知道,美國很多東西品質都很粗魯」、「好市多值得買的,其實是一些外國貨季節性攤位」、「因爲costco是給住較偏遠的人大量囤貨用的,本來就不適合地方小的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