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臉紅肝臟好? 其實是臺灣人常見的基因突變

亞洲人多半喝酒就會臉紅,被西方人戲稱是「亞洲紅」。(示意圖達志影像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過年或是尾牙時,總免不了需要相互敬酒交際應酬,但許多臺灣人喝完酒後就會臉紅,之前曾有研究顯示,酒後容易臉紅的人,代表肝臟酵素功能不好,罹患癌症機率較大;現在卻有研究指出,許多亞洲人喝酒容易臉紅,有可能不是肝臟代謝好,而是臺灣人常見的基因突變。

根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第68期會刊酒精中會對人體產生危害代謝物乙醛」,在進入人體後,會需要藉由肝臟中的酵素乙醛脫氫酶2(ALDH2)排出體外。如果肝臟酵素功能不好的人,在喝完酒後就會出現明顯臉紅、心跳加快。

許多人都有一種迷思,以爲喝酒臉紅就代表肝功能好,但其實這是嚴重的錯誤觀念,尤其許多亞洲人容易臉紅,還被西方人戲稱是「亞洲紅(Asian Flush)」,這種狀況有可能是臺灣人常見的基因突變。研究顯示,有這類基因突變的人若喝太多酒,乙醛容易堆積,日後罹患頭頸癌和食道癌的機率就比正常人高50倍。

根據美國史丹佛大醫學院的最新研究,「亞洲紅」其實就是「乙醛去氫酶缺乏症(ALDH2 Deficiency)」,意思是肝臟無法快速代謝酒精所轉成的乙醛,這種基因突變在亞洲人中特別常見,其中臺灣的乙醛脫氫酶2肝臟酵素的基因缺損率高達45%,等於每2個人就約有一人有這種症狀,相較於日本的40%和韓國的20%,基因缺損率是世界最高。

掌握即時訊息免費下載新聞雲APP iOS:https://goo.gl/qXZojaAndroid:https://goo.gl/MRNy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