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藥烈火烹油
核藥的爆發,早已不是秘密。
此前,曾上演短短八個月時間裡,四家跨國大藥企入局,分別收購了業內最熱門的四家核藥公司:
諾華以10億美元收購 Mariana Oncology;
禮來以14億美元收購 Point Biopharma;
阿斯利康以24億美元收購 Fusion Pharmaceuticals;
百時美施貴寶更爲大方,斥資41億美元收購RayzeBio。
核藥歷經近一個世紀的醞釀,如今進入爆發期,而這或許僅僅只是開始。
諾華的成功,打消了市場對於臨牀價值和產業化難點的顧慮,加之跨國大藥企的闊綽出手,種種有利因素,必然會吸引更多掘金者入局。
接下來,核藥的研發將駛入更快的車道,併購、BD等活動也可能會持續火熱。
/ 01/ 暢想
1896年,貝克勒爾在倫琴的研究引導下發現了鈾鹽中的 "神秘射線",放射性物質開始進入科學界視野,並逐步延伸到醫學領域。
原因在於,核元素大有可爲。例如,能產生α、β或γ放射線的金屬或非金屬元素,可發生衰變產生放射性射線,破壞細胞的染色體,使細胞停止生長,具備消滅增殖癌細胞的可能。
同時,在極短的半衰期內,放射性核素可以自發地衰變爲穩定核素,併發射出粒子或光子,能被PET(正電子發射斷層成像)或SPECT(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儀器檢測捕捉,轉換爲器官或組織的結構或功能圖像,因此在診斷領域也充滿想象空間。
1950年,雅培推出了首款商業放射性藥物131I人體血清蛋白(RISA),這成爲放射性藥物應用於醫療市場的標誌性事件。1970年,FDA逐步撤銷對放射性藥物的豁免,並開始將其作爲藥物進行監管,這才使放射性藥物的監管步入正軌。
但核藥此後並未迎來黃金時代。因放射性風險等侷限因素,用於治療的核藥發展百年卻波瀾不驚。
據BBC Research數據,2020年全球核藥(包括診斷)市場規模約93億美元,其中診斷藥物佔比83.4%,治療藥物市場佔比微乎其微。
而諾華製藥的前列腺癌核藥Pluvicto,將治療藥物推上發展快車道。一方面,該藥的重磅大單品潛力初現,上市2年銷售額直逼10億美元;另一方面,療效驚豔,有望改變前列腺癌治療標準。
這也使得市場對於核藥的未來,開始無限憧憬。
根據Insight Partners數據,放射性藥物領域預計到2031年達到265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爲14%。
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對放射性藥物市場的估計更加樂觀,預計到 2032年將達到420億美元。
/ 02/ 信心
巨大的市場,也吸引了更多掘金者入局。
市場調研機構GlobalData發佈報告稱,2023年放射性藥物領域的風險投資交易金額增長了550%,達到4.08億美元。而在2017年,這一數字僅爲 6300萬美元。
熱度延續至今,且蔓延到了上游。例如,2024年9月份,成立僅僅2年的放射性同位素生產商PanTera,就獲得了1億美元的A輪融資。據EQT稱,這是比利時公司在生命科學領域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A輪融資。
市場對於核藥的樂觀態度,也並非盲目的。正如上文所說,一方面,確實是因爲領跑者們展現出了潛力,典型的如諾華的Pluvicto,有改寫前列腺癌治療格局的潛力。
另一方面,生產和分銷方面的挑戰也在逐步得到解決。
與普通藥物可以長時間保存不同,RDC藥物的核素半衰期非常短。所謂核素半衰期,指的是放射性核素 "威力" 減少一半所需要的時間。這意味着,核素半衰期越短,RDC 藥物就越容易失去療效。
具體有多短呢?有的僅僅幾十分鐘。就拿現在臨牀試驗中常用的放射性核素來說,I-131半衰期爲8天、Y-90半衰期爲2.7天、Lu-177半衰期爲6.7 天、Bi-213半衰期爲45.6分鐘 。
這導致RDC無法提前量產和進行長距離運輸。這也對研發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具備生產能力,還要保證能夠及時配送。
相比療效,其實生產和分銷所帶來的挑戰是導致核藥產業發展未能跟上節奏的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
但隨着諾華在工廠擴張、分銷網絡建設等方面打造更成熟產業鏈的經驗爲市場所熟知,也給了更多入局者參與核藥賽道的信心。
在這一背景下,產業的爆發將會更加猛烈。
/ 03/ 未來
迭代,將會是核藥的主旋律。
例如,目前在RDC領域使用的核素主要以β核素爲主。諾華的明星核藥Lutathera,其選擇的就是Lu177這種β核素放射性同位素作爲核素。
但市場開始押注α粒子。
與β粒子相比,α粒子可以提供比β粒子高400倍的能量,導致更頻繁的雙鏈 DNA斷裂,從而殺滅腫瘤細胞。
理論上,利用錒-225的放射性藥物,有可能比已經批准的β粒子放射性同位素鑥-177療法帶來更佳的療效。
療效之外,α核素治療藥物的安全性或許也會更好。因爲,α粒子半衰期和電離半徑較短,其潛力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對患者的毒性。
此外,在臨牀使用上α核素治療藥物可能也更方便。因爲輻射問題,接受β核素治療的患者,通常會被要求在用藥後3-7天時間裡避免與他人接觸。而接受α核素治療的患者對環境的放射性風險較小,用藥後的限制也較少。
例如,阿斯利康收購的Fusion,就是靶向α粒子療法的行業領導者,利用其Fast-Clear連接子技術,將放射α粒子的醫學同位素與將靶向癌細胞的抗體結合。根據公司表示,該技術具有更高的安全窗口。
公司的首發管線FPI-2265,同樣是一款針對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市場的藥物,並且瞄準了Pluvicto的未滿足需求。
基於現有探索來看,FPI-2265對經過Pluvicto治療後進展的患者仍然有效。公司預計,僅針對Pluvicto治療後進展的患者羣體,FPI-2265潛在銷售峰值超過10億美金,如果FPI-2265能夠顛覆前者,預期將會更高。
當然,核藥的未來遠不止於此。隨着資本的大舉涌入與核藥研發的深度融合,未來核藥的迭代必將更加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