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鳶」漸離基隆港 鳥會推誘食計劃

基隆港「老鷹餵食秀」,攝影愛好者新天堂。(圖/民衆提供)

地方中心/基隆報導

基隆港邊的老鷹餵食秀幾乎每天上演,這些老鷹學名叫做黑鳶是基隆市鳥,平時棲息在新北市山區,喜歡吃腐肉跟魚,只要哪有得吃就往哪飛,雖然餵食秀很壯觀,卻引起正反兩派論戰,基隆鳥會最近擔心黑鳶受旭川河截流致食物減少而遠離基隆港,決定重建魚市丟棄的魚內臟過程,打算定點餵食吸引黑鳶返港。

成羣的老鷹盤旋在天空畫面相當壯觀,一天最高紀錄有32只,最少也有7只,讓基隆港成爲攝影愛好者的新天堂,這麼多的老鷹究竟從哪來令人好奇,基隆野鳥學會黑鳶觀察員沈振中表示,「其實牠一直存在,只是可能拍攝餵食變得集中。」

這些老鷹學名叫做黑鳶,平時棲息在新北市的山區隨着水域而居,喜歡吃腐肉跟魚,只要哪裡有得吃就往哪裡飛,以北部地區來說,黑鳶主要覓食的地點就在基隆港跟翡翠水庫,沈振中表示,基隆三面環山,很適合黑鳶盤旋覓食。

攝影愛好者在基隆港餵食也引發正反兩派論戰,有人認爲吸引老鷹聚集可以推動基隆的觀光,成爲當地特色景點;像是馬來西亞小島蘭卡威,當地最夯的旅遊方式,就是搭乘小艇悠遊在紅樹林間,欣賞老鷹俯衝覓食的壯觀畫面,基隆是否也能夠比照辦理,增加國際能見度

也有人擔心,老鷹習慣人類餵食後,會不會像臺灣獼猴一樣,搶食入侵住家甚至攻擊民衆,餵食老鷹若成爲常態卻沒有妥善的管理,萬一有民衆被誤傷恐怕會帶來反效果;其實這些是多慮了,因爲黑鳶是食腐性猛禽,長期食用崁仔頂魚市以前爲顧客清理並丟棄的魚內臟,並非抓活魚爲生。

基隆鳥會指出,基隆市鳥黑鳶受旭川河截流工程影響,導致食物減少而遠離基隆港,鳥會已決定執行「重建黑鳶與基隆港關係之觀察計劃」,並在年底前向基隆市政府提出申請,爲期2年,藉此計劃重建崁仔頂魚市在不經意提供食物過程中,和黑鳶建立的朋友關係。(左圖/民衆提供)

鳥會理事長李佳陵表示,崁仔頂魚市以前爲顧客清理並丟棄的魚內臟,很自然地被魚蝦及黑鳶吃掉,未來打算在港內放置類似浮球魚網裝置,定時放置腐肉餵食黑鳶,重現過去黑鳶和基隆港、旭川河的關係。以往鳥會並不支持餵食黑鳶,部分民代認爲,若黑鳶不來覓食,「市鳥」減少就失去意義了,若能留住黑鳶,誰來餵食都是好事一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