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越二仁溪 臺南水岸自行車道新騎跡

水利局今年打造二仁溪水自行車道,並利用鋼構跨橋搭建在大甲排水溪上,串起車道斷點。(圖/臺南市水利局提供)

市府致力打造低碳城市,不斷拓展水岸自行車道,希望提供民衆假日休閒外出單車美景空間。(圖/臺南市水利局提供)

水利局打造雙博自行車道及二仁溪水岸自行車道,預計今年8月底前可完工。(圖/臺南市水利局提供)

臺南市水利局近年來力推山海圳自行車綠道,也延伸出多條支線,今年耗資5172萬,打造雙博自行車道、二仁溪水岸自行車道等,其中,關鍵點就屬三爺溪及大甲排水的斷點串連;水利局利用2座鋼構跨橋連接,並依照地方文化將其命名鯽魚橋與梭魚橋,預計8月底前可全線貫通

臺南山海圳自行車綠道因沿岸美麗的水岸風景,近年來成爲單車旅遊夯點之一,水利局也從原有的山海圳綠道基礎,延伸出雙博自行車道,全長40公里,起點臺灣歷史博物館開始,沿山海圳綠道銜接九份子重劃區、黃金海岸、二仁溪水岸自行車道等,最終至奇美博物館。

水利局表示,雙博自行車道僅剩二仁溪水岸自行車道工程,即可全線通車,其中,最困難的就屬橫跨三爺溪及大甲排水溪的斷點,工程耗資5172萬元,興建2座跨橋串連三爺溪及大甲排水,可供人行、自行車及防汛通行。

水利局主秘蔡國銓說,2處跨橋依照地方文化命名爲「鯽魚橋」及「梭魚橋」,跨距長達64公尺,橋型結構桁架鋼構造方式設計寬度爲3米可供雙向自行車道通行,以米白及淺藍色色系與二仁溪畔融合一體,預計8月底前可全線貫通。

水利局表示,雙博物館路線不但可往北串連山海圳綠道,也可藉由二仁溪水岸自行車道,串聯環島山、海線,是臺南推動綠色水岸旗艦型計劃中的重點計劃;未來將持續規劃二仁溪堤岸道路往東延伸,創造臺南水岸自行車道新「騎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