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被打回20年前 老謝:企業Q1財報曝4大訊息

鴻海被打回20年前... 老謝企業Q1財報曝4大訊息。(本報系資料照)

全體上市公司第一季財報公告完畢,財信傳媒董事長金河表示,在疫情肆虐下,今年首季的季報十分值得深入探究,並提出4個特點來探究。

謝金河在臉書發文指出,一是臺積電護國神山角色更突顯。今年首季全體上市櫃企業淨利3510億,比去年同期減少20.7%,而光臺積電一家公司淨利就達1169.8億元,佔了整體上市櫃公司的3分之1,可以想見臺積電臺灣資本市場多麼重要!

二是鴻海首季淨利20.83億元,這是鴻海廿年來最差的單季財報,一場疫情把鴻海打回廿年前,如果這是新常態,鴻海的未來將面臨考驗,鴻海首季EPS只有0.15元,後面三季怎麼追上來?

三是油價大跌,臺塑集團今年面臨大挑戰,臺塑四寶有三家出現虧損,其中臺塑化虧99.93億元,臺化虧損46.09億元,歷史上,臺化與臺塑出現虧損的紀錄非常不常見,臺塑今年首季也虧3.93億,只有南亞一家賺錢。今年首季上市櫃獲利衰退20%,鴻海與臺塑集團大倒退是最大關鍵。但更值得關注的是臺塑集團在大陸收益出現負值,臺塑化每年都賠錢,臺化去年大陸收益39.2億,首季賠4.7億元,臺塑也虧3.13億,臺塑集團這些年把希望寄託在大陸,首季的狀況值得警戒

四是臺灣企業在大陸的收益壓力逐漸加大,今年臺灣的筆電供不應求,但仁寶電腦首季只有6.05億,比去年第四季20.14億減少一半以上,原來大陸虧損9.65億吃掉了。臺玻的大陸首季賠5.74億元,餐飲的85度C在大陸的收益從17年的18.2億,18年14.44億,去年7.2億,今年首季變成虧損6066萬元,瓦城王品新天地都虧損。餐飲業都覺得大陸市場很大,空間也很大,但是經營獲利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

謝金河說,未來美中角力加劇,臺商處境恐怕會更困難,過去臺灣的企業靠大陸投資收益美化帳面,以後可能會侵蝕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