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甄嬛傳》之1/雍正一朝的歷史設定和小說差異
文/Rosy
年初的時候,偶然和朋友聊起內地的連續劇,我已許久沒看電視,主要是自己生活太忙碌,更別說是看些雷同於《金枝欲孽》類型的宮鬥小說了。
下圖是我在O七年買的《甄嬛傳》簡體字小說版本,手邊的言情小說向來不多,內地小說印刷和紙張也較不如意,不過一本人民幣廿二元,當時運費比書還來得價高一些,但由於作者文字典雅,後來還是買了收藏。
這套小說當年拿了網路大獎,本來是架空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套用雍正皇帝歷史,去年(2011)迄今擁有共超過四十億次的觀看率,據說編劇就是作者本人擔任,可以說是相當難得。
【劇情簡介】
甄嬛是清朝雍正年間大理寺少卿甄遠道的長女,屬於漢軍旗,選秀之後與好友沈眉莊一同入宮,遇上了宮中各式各樣的女子:安陵容﹑華妃(年世蘭)﹑淳兒(方淳意)﹑端嬪(馮若昭)﹑夏冬春﹑富察貴人(富察‧儀欣)﹑曹貴人(曹琴默)﹑端妃(齊玉賓)等諸多後宮妃嬪,還有典掌大權的皇后與太后,前朝牽扯着後宮的變化,甄嬛的命運也隨之起伏跌宕……
順便做一個後宮妃嬪的表列(綠頭牌請參照下圖):
位份
名稱
備註
皇后
初一、十五固定侍寢。
皇貴妃
位同副後。
貴妃
妃
四妃。
嬪
六嬪。
貴人
常在
答應
有綠頭牌可侍寢,分爲大答應、小答應,各只有一名宮女侍候。
官女子
只比宮女高一階,無綠頭牌。
宮中女角甚多,除了各宮妃嬪之外,還有不少宮女,縱觀歷史或許記載的是男人們的故事,而這些男人身後的女子,在後宮之中顯得寂寞而黯淡,這齣劇特別將一羣后宮女子的故事加以放大,在某種層面上充滿了臆想,實際上卻在抒發王朝之中所湮沒的那些血淚。
觀看全劇後,覺得小說作者成爲了編劇,能夠將當初的言情小說改編得更爲厚重真實,感覺此片是一部製作非常嚴謹,演員也非常用心的好作品。
編劇和臺詞都改寫得非常好,只有少數歷史方面的解釋上,或者與真實人物頗有出入,或是爲了配合情節而改編,雖說史實是個硬傷,但在戲劇的層面上,還是值得一觀。
前面的劇情有點拖拉,真正精彩之處在於甄嬛入宮之後,與衆多女子鬥智鬥力的過程,絕對扣人心絃,也刪除了小說中冗繁的人事鋪陳,節奏顯得快速俐落。
此劇演員的演技堪稱一流,本人除了不喜歡男主角的雍正皇帝(陳建斌飾演)之外,覺得所有角色恰如其分,演出了女子的氣度和風華,喜嗔悲歡之間,真真教人難以琢磨是否會有小說同樣的走向,但能看得出後宮女子的難處,那就是真真正正的伴君如伴虎。
不過,此劇最大的好處,便是鉅細靡遺描繪了宮廷的黑暗面,也將歷史會刻意忽略的小細節加以重新詮釋。
譬如「對食」。
因爲宮裡太監和宮女很多,靈肉空虛而心中寂寞,不免互相安慰,有的私下戀愛,縱使不能同牀,頂多相對吃飯、互爲撫慰而已,稱之爲「對食」或「菜戶」,表示無肉可食,換言之,只能得到柏拉圖式的滿足,說來讓人覺得悲哀,卻也有少見的真情,好比劇中的宮女崔槿汐(孫茜飾演)和大太監蘇培盛(李天柱飾演)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宮中除了侍衛之外,最多的就是女子,以及到處亂嚼舌根、人云亦云的宦官,這些人平日無事就愛搬弄是非,長日無事或捕風捉影,或造謠生事,污人清聽的傳言從來不少。
當然,在爾虞我詐的皇宮裡面,要尋得真情或許不易,不過能就許多歷史典故與小說加以串連,確實相當有意思。
電視劇雖非完全還原歷史,倒也把一些有趣的事件闡述衍伸,刪減了很多小說的情節,反而剪裁了更有餘韻的情節,同樣使我這樣的觀衆看得更加糾結,發展更爲高潮迭起,小說相比之下多少遜色了些。
好比皇后被廢黜後宮一事,並非發生於雍正一朝的孝敬憲皇后烏喇那拉氏,而是雍正皇帝之子乾隆皇帝的繼後烏喇納喇氏,後者這位皇后竟然被監禁起來,死後甚至不得與乾隆皇帝同葬,而入了妃嬪陵墓。
此外,關於「純元皇后」,能對得上小說情節的女子,大概也僅有乾隆皇帝的元配皇后孝賢純皇后富察氏了。
和電視劇的情節不同,史載乾隆皇帝非常愛這位皇后,可惜皇后年僅卅七歲就過世了,痛苦的皇帝追懷不已,寫了《述悲賦》來哀悼,內容頗爲深情,順錄其中幾句於此:「忍誦關睢什,朱琴已斷絃。愁喜惟予共,寒喧無刻忘。一女悲何恃,雙男痛早亡。不堪重憶舊,擲筆黯神傷!」或「寤寐求無得,夢魂時尚牽。亦知悲底益,無那思如煎。」
可以說,《後宮甄嬛傳》寫「純元皇后」,可以看得出乾隆與富察皇后感情篤深的影子,乾隆皇帝曾爲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引發不少政治風波,好比他因爲廿一歲的皇長子永璜和十四歲的三阿哥永璋皆非富察氏親生,又對皇后之死缺乏悲痛表現,訓斥之外還絕了兩個皇子的儲君之位,宣稱:「此二人斷不可承續大統」。
除此之外,孝賢純皇后富察氏的冊封文書在譯爲滿文時,刑部尚書阿克敦誤將「皇妣」譯爲「先太后」,乾隆皇帝盛怒之下,將之按「大不敬」罪差點問斬了,又因官員沒有具摺奏請赴京叩謁皇后梓宮,超過五十人受到處分,就連親弟弟的弘晝身居親王之位,也受池魚之殃而領罰,後來懲處賜死的人也不少。
然而,「純元皇后」的小說描述,卻沒有套用到無論後宮規制,或妃嬪人數皆更符合的乾隆皇帝身上,而採用了雍正皇帝,個人認爲最大的原因,應該是「果郡王」(李東學飾演)的設定,以及「華妃」(蔣欣飾演)的年羹堯妹妹身分,更加符合小說要角的背景。
順便替真正的雍正皇帝說兩句:雍正皇帝四十五歲登基時僅有八個女人,他不好女色,電視劇裡的皇帝被醜化,而他過了十三年之後殯天,還是隻有八個女人(加上皇后和年貴妃幾位早就死了的)。
按清朝歷史來說,開府的皇子皇孫通常就有兩名通房,皇帝僅有八個女人算少了,多的有十幾人,這是定例,而歷史上的果親王允禮的女人也就兩個,是少了點,但雍正是皇帝,他老子康熙皇帝共有六十五個妃嬪,他兒子乾隆皇帝更別說了,表面上僅有卅七名妃嬪,但江南與秦淮河畔到處有他「到訪」的痕跡,六次南巡甚至有嫖妓的記錄。
乾隆皇帝是雍正皇帝的皇子之中最有才幹的一位,《後宮甄嬛傳》改編如此,應該是放大了乾隆皇帝的出生之謎,有添油加醋之嫌,而乾隆皇帝自小甚得康熙與雍正喜愛,並非如電視劇中處處被雍正皇帝猜忌厭惡。
而根據個人的閱讀,對照小說《甄嬛傳》的設定,可以說乾隆皇帝是個更好的依託角色,除了性格極爲相像,書中皇帝僅有廿五歲,俊美瀟灑且精通文墨,對照乾隆皇帝十多歲時便精於武術且對藝術創作十分着迷,電視劇套用了雍正皇帝,確實有些可惜。
無論如何,《後宮甄嬛傳》真的是一出很不錯的電視劇,看盡前因後果,便也觀盡了世態炎涼,小說不過是少女類型的幻想,電視劇則從另一種角度還原了少部分歷史,即便皇帝的設計有些錯位,但至少書中寫的少年天子就太不靠譜。
不管是小說還是戲劇,《後宮甄嬛傳》都闡明一個道理:得不到或失去的,永遠是最好的。
這句話來自於個人感悟,特別是對於女主角甄嬛的設定。
故事中可以說一切事件的開頭,都是由於甄嬛長得五分似「純元皇后」,性情亦有五分相像。
就如同甄嬛無數次提到杏花,她說:「杏花雖美,可結出的果子極酸,杏仁更是苦澀,若做人做事皆是開頭美好,而結局潦倒,又有何意義?倒不如像松柏,終年青翠,無花無果也就罷了。」
甄嬛說自己喜歡海棠,喜歡荷花,喜歡夕顏,喜歡梨花,也喜歡桂花,不過卻不喜杏花,只爲那花代表着許多女子的一生,甚至是後宮妃嬪們最常見的悲苦下場。
也因此,在剛入宮成爲「莞」常在的時候,皇后便糾結於另一個同音的「菀」字,而皇帝手把手寫的卻是前者的「莞」字,這裡同樣可以讀出作者的設定。
菀,是植物名,也是卷柏科卷柏屬,多年生常綠草本,俗稱爲「還魂草」、「卷伯」,算是柏樹的一種,意喻不言可明;由此可以看得出來,「純元皇后」無子,女主角甄嬛無法親自撫養弘曕還得把這個六阿哥過繼給果郡王留後,而許多後宮女子如端貴妃﹑敬貴妃﹑欣嬪等人也都無子,除了「純元皇后」早逝,後來皇后下場淒涼之外,上述無子的妃嬪都如松柏一般有了安穩的結局。
無論是小說還是電視劇,「純元皇后」有一個小名叫「菀菀」,「菀菀」是柔順、美好貌,故而皇帝喜歡喚故皇后這個小名,也疼愛溫柔美貌的妃嬪之外,一定要給甄嬛起一個雷同發音的小名,「莞莞」或「嬛嬛」。
皇后甚至引用唐朝詩人常建的 《春詞》之一:「菀菀黃柳絲,濛濛雜花垂。」來試探皇帝的口風。
反過來看,即便發音雷同或類似,「菀菀」終究不是「莞莞」或「嬛嬛」,因爲這是完全不同的意思了,個人認爲應該是作者當初暗藏的一些設想。
「嬛嬛」亦作「煢煢」,代表孤獨無所依怙的樣子,《詩經˙小雅˙閔予小子》寫道:「遭家不造,嬛嬛在疚」,觀察女主角甄嬛最後愛人﹑好友﹑敵人幾乎都死去的狀況下,自己的親兒子得送去宮外過繼給果郡王,某種方面來說,她最後也變成了一個孤獨的女人。
而「嫏嬛」,指的是仙境,相傳爲天帝的藏書處,所以甄嬛飽讀詩書,應該也是命名的其中一種寓意。
而甄嬛的大女兒朧月公主名爲「綰綰」,與「菀菀」同樣的發音,意思大不相同,取的是「長髮綰君心」,希望皇帝能心繫這個女兒,後來果然如此,電視劇中的皇帝非常疼愛這個甄嬛的聰明女兒。
然,小說裡面卻沒有給這位公主一個好下場,年幼的公主尚未長成便被皇帝送去外國和親,結局淒涼,也沒能跟夫君「綰作同心結」,頗讓人同情。
最可悲的就是那個「莞莞」,「莞」是卑賤之物,指的是水蔥一類的植物,亦指用其編的篾席,如果說「我心匪席,不可卷也」,那麼電視劇中好色濫情的皇帝,對於女主角甄嬛反覆猜疑的態度,大致上也符合。
小說男主角的皇帝學富五車,絕對不會弄錯「莞」與「菀」的差異,若說甄嬛莞爾微笑的樣子吸引了皇帝,不如說此男根本只是將甄嬛視爲「純元皇后」的替代品,隨時可以厭棄之。
後來皇帝見了甄嬛的小妹玉嬈,由於甄玉嬈同樣酷似「純元皇后」的外貌,意欲給「婉」這個新名,藉口是引用張華的《永懷賦》一句「揚綽約之麗姿,懷婉娩之柔情」,實際上則是繼續安插另一個「純元皇后」的替代品。
幸虧甄嬛學聰明瞭,而甄玉嬈也早有心上人,老去的皇帝終究沒能如願再製造一回後宮的悲劇。
由於編劇和小說作者是同一人,很多情節的套用上,可以看出相當的國學造詣,明顯在一般的宮鬥劇之上。
例如甄嬛與皇帝的交談,剛開始和雍正皇帝,後來則是乾隆皇帝,說的都是同一件事,《左傳》「鄭伯克段於鄢」的故事,卻有着兩種不同的解釋。
《左傳》「鄭伯克段於鄢」的史實相當簡單,周朝末年周宣王將自己的弟弟桓公友封於鄭這個地方,桓公友之子鄭武公娶了申國女子,名字叫武姜,生下莊公和共叔段,由於莊公出生時胎位不正,造成腳先出來而難產,使得姜氏受到驚嚇,姜氏因此給莊公取名爲寤生,更偏愛幼子共叔段。
莊公和共叔段長大之後,武姜便希望立共叔段爲太子,可是屢次向武公請求時,武公都不答應她,等莊公即位後,武姜就爲共叔段請求,希望能把共叔段封在地形險要的制這個地方,莊公拒絕了,武姜於是又請求封在京城,莊公就把京城封給共叔段,稱他爲京城太叔。
因爲封地不符合君臣禮節,鄭國大夫祭仲便勸諫莊公,以逾越規矩且不合先王制度的口實,早點處置共叔段這個親弟弟。
不久,共叔段就命令西鄙、北鄙兩地既奉莊公命令,同時也要接受他的管轄,猶如一個國家容許兩個君王同時存在,共叔段又進一步把兩地據爲己有,並且擴大到廩延,繼續擴大勢力,對國君不義,對兄長不親,也號召不了百姓,勢力雖大,民心卻開始自行崩潰。
當共叔段整治城郭並儲存糧草,準備武器和兵車,打算去偷襲鄭國的都城時,莊公獲知共叔段造反進兵的日期,曉得時機到了,逼得共叔段逃入鄢,然後莊公繼續向鄢進兵,共叔段最後只好逃到共國。
這個故事很簡單,也就是莊公忍耐並等待時機來對付弟弟共叔段的過程,一個人如果仗着自己的背景權勢,而不顧及應有的倫理道德,久而久之就會因自己做了太多不義之事自取滅亡。
《春秋左傳.卷一》最精闢的那句話就是:「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引出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句話,雍正皇帝一開始說的是年羹堯,封年羹堯的妹妹年世蘭爲華貴妃,又容忍年羹堯的行徑,果然最後讓兩兄妹自取滅亡。
這手法雖說老套,皇帝對待年世蘭的手段也有些殘忍,實際上最畫龍點睛的一筆,就是電視劇最後,乾隆皇帝對着已經成爲皇太后的甄嬛講了同樣的這個故事,提到的不是「多行不義必自斃」的下場,而是用「姑待之」的態度,威脅甄嬛不要將親生的弘曕變成必須要消滅的共叔段。
甄嬛並非年輕皇帝的親生母親,毫無血緣關係,她也曉得萬般不由己,只得將果郡王的兒子弘曕過繼給果郡王一脈,除了得以全自己的心思,也讓六阿哥(下圖右)從爭皇位的風口浪尖上得以退居其後,擁有安穩的人生。
這樣的電視劇,說明的是皇圖霸業的殘酷,也是以後宮女子爲前朝政治奠祭的現實,不能說誰殘忍或冷血,而是在必須生存下去的世界中,如何自保與掙扎着存活之道。
而甄嬛把皇帝掰倒之後,或許也才發現,山依然是那山,水依然是那水,所有一切都是浮雲,爭寵或者設計誰,意義已經不大了。(待續)
※本文經原作者授權,未經允許請勿隨意轉載。本文作者部落格:http://blog.udn.com/rosylovesyou/6413773。本文原標題:《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一)雍正一朝的歷史設定和小說差異,因本報標題有字數限制,略加修正。
●作者Rosy,水瓶座,新北市。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