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居住安全 新北首拆停用海砂屋

《新北市高氯離子鋼筋混凝土建築物處理自治條例》自去年4月實施,至今已有4案停止使用,首件拆除案例在20日展開拆除工程。(新北市工務局提供/黃敬文新北傳真)

爲解決海砂屋問題,《新北市高氯離子鋼筋混凝土建築物處理自治條例》自去年4月實施,迄今已有4案停止使用,位在新莊新泰路的海砂屋爲首例拆除案件,20日展開拆除,預計1個月拆畢並將原地重建規模地下2層、地上12層共28戶集合住宅,實現住戶期盼的安全新家園。

新北市工務局表示,該案共有15戶,在2022年9月依照該自治條例停止使用,昨開始拆除,成爲條例實施以來的拆除第1案,另外已停止使用案件還有淡水區3案計64戶,其中有2戶逾期未搬離仍繼續使用,已依規定處建築物所有權人各5000元。

工務局指出,目前新北列管的海砂屋共有82案,其中59案雖達得停止使用標準,但爲慎重起見,將透過委員會依照建物氯離子含量、耐震能力、抗壓強度、重建整合程度及執照申請等作爲案件執行的排序。

爲加速海砂屋重建,使住戶能儘早重建新家園,新北市府由工務局、都更處、住都中心等單位組成立專案小組,每月定期會議檢討個案進度並主動提供都更訊息,都更處在去9月1日發佈實施的「新北市加速推動都市危險建築物重建專案計劃」,已降低同意比率門檻,加速重建進度,另外重建時如有需求,也可透過新北市住宅與都市更新中心申請專人法令宣導說明會。

工務局強調,海砂屋影響居住安全甚鉅,若經鑑定爲高氯離子建築物,爲提高居住安全,住戶應依《建築法》賦予建築物所有權人對建築物應負管理維護之責,積極協調整合重建,才能遠離有安全疑慮環境,重建安全新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