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保存1億年前的花朵 停格在最美麗的瞬間

緬甸琥珀發現的化石花,距今大約1億年前。(圖/奧勒岡大學)

古生物學家在一枚緬甸琥珀中,發現了一枚藏有1億年前花朵化石,花朵盛開的模樣,完整的封凍在琥珀裡,成爲永不凋謝的美麗

科學新聞(Sci-News)報導,這個化石花是被子植物,屬於樟科(Laurales),與玉盤桂(Monimiaceae)、香皮茶(Atherospermataceae)也接近,學名叫Valviloculus pleristaminis,什麼意思呢?奧勒岡州立大學研究人員解釋說:「Valva是拉丁語,指的是雙瓣上的葉子,loculus指的是區室化,plerus指的是很多,staminis反映了花的幾十個雄蕊,也就是它是一種單性花。」

黃瓜的花就是單性花,有分雄花雌花

奧勒岡州立大學綜合生物學系 喬治·波納爾教授(George Poinar)說:「這不是一朵聖誕紅,而是一朵非常美麗的花,特別是考慮到它是生長在一億年前的森林裡。」

「雄花很小,只有2公釐,但卻有約50柱雄蕊,呈螺旋狀排列,花葯指向天空。儘管很小,但細節非常完整,與現在的花已經沒什麼不同。」

可惜琥珀僅留有這一小塊,原株可能簇生着許多相似的花朵,或許還有雌花。

琥珀花除了帶給古植物學家關於開花植物發展過程線索,也帶給地質學重要的關鍵密碼。它所發現的地點是在西部緬甸,此處在遠古,屬於岡瓦納超大陸(Gondwana約5.73億至1.8億年前,現在的非洲南美洲澳洲南極州與部分印度)的一部分,之後岡瓦納大陸板塊分裂。

地質學家一直在辯論岡瓦納大陸分裂的細節,西緬甸陸地是從岡瓦納脫離出來的,但是何時發生一直都有爭議;多數科學家認爲在2億年前(白堊紀早期),也有一派看法認爲在5億年前(寒武紀)。

現在這朵花的發現,對於岡瓦納大陸的演變,提供了新的線索:應該是較晚的2億年前才分裂。

波納爾教授說:「被子植物是一種比較晚演化的,直到大約1億年前纔出現多樣化的發展,而這枚化石花保留了早期被子植物的特性,顯然西緬甸陸塊不可能在此之前就從岡瓦納脫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