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機新入局者,麗年國際股價暴漲透露了什麼?

呼吸機再度回到民衆討論中心,在資本市場引起波瀾,與南亞乃至東南亞新冠疫情肆意蔓延密不可分。作爲一種較常見的的醫療器械,因爲其救命功能,竟然在局部地區出現一機難求的現象。

短缺,首先意味着呼吸機企業的訂單排期滿,其次還意味着有漲價和利潤空間擴大的預期,這就是通常所講的“戴維斯雙擊-量價齊升”。

資本市場一貫具有極強的敏銳嗅覺,任何產業面的風吹草動都會反饋在股價上。近期港股市場上有一家公司出現股價大幅異動,可能與呼吸機相關:麗年國際(09918.HK)。

一個高增長高回報行業

呼吸機本質上是一種醫療器械。伴隨着中國人均經濟收入的快速增長,對健康和生命質量的關注顯著提高,醫藥醫療作爲黃金投資賽道價值日益凸顯。

無論是港股還是A股,都在近年誕生了一大批偉大的、給予投資者豐厚回報的醫療器械公司。如港股的微創醫療,A股的邁瑞醫療,都是最近一兩年內漲幅數倍、市值攀升至千億量級的公司。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數據,早在2019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就已高達6450億。2020年則由於新冠疫情帶來的需求,相關上市公司的財報已經反映這個行業獲得了進一步增長。如邁瑞醫療數據:2020年其營收超210億元,淨利66.58億元,營收和淨利的增速分別爲27%、42%。

醫械,如此龐大的總量市場規模,即使只是在這個領域切分一小塊蛋糕,也是不容小覷的價值。繼續以邁瑞舉例,2020年元旦至今,其漲幅高達167%,總市值攀升至6000億人民幣。受益於公司優良的經營能力和強勁的利潤表現,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憑藉2517.62萬元的年薪,成爲A股上市公司年薪之王。

平價呼吸機賽道的新入局者

麗年國際(09918.HK),正是這樣一家醫械細分行業上市公司。

根據官網和公開資料報道,麗年國際早於2020年10月中,已進行開發真正平價但又安全易用的呼吸機SapiVent。該呼吸機是在救護車和醫院中常見的復甦袋基礎上製作而成的,遵循FDA緊急使用授權 (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 的嚴格指引。在當前南亞和東南亞疫情防治壓力極大的情況下,麗年國際開發的平價呼吸機,正好可以滿足相關國家救治民衆生命的目的,同時也能在救治生命與減輕財政壓力中間達成平衡。

可能市場會擔心,新冠疫情總有一天會風平浪靜,到彼時,麗年國際這樣的呼吸機制造公司該何去何從?

事實上,這種擔心的必要性較小。即使考慮到未來新冠疫苗接種率提高、疫情退散,在可以預見的時間長度內,醫療器械-呼吸機依然是一個值得重視的行業。最近中國公佈的人口普查數據,以及近期公佈的“三胎”等重磅政府舉措,都潛在透露着對中國社會未來可能人口老齡化加快的擔憂。作爲應對人口老齡化的舉措之一,重視並發展醫療器械行業,是一個無可迴避的議題。而呼吸機又在老年人醫護中有高頻率、高比例的使用。

綻露光芒的麗年國際長線價值可期

2019年12月27日麗年國際在港交所刊發招股書,並於2020年1月10日正式在主板上市交易,發行價0.25港元/股,股票代號:09918.HK。經歷逾一年的資本市場檢驗,麗年國際上市後的股價表現可圈可點。

據研究機構分析總結出的規律,在港股市場,與麗年國際規模相當、總市值僅爲數億港幣的新股,一般上市之後相當長時間內,其股價表現均不佳。其中大多數,都會進入漫漫陰跌。相當比例的公司,甚至會出現“上市即高光時刻”的尷尬股價走勢

然而麗年國際上市後股價稍作回調,即進入持續的走勢平穩期,讓投資者擁有良好的持股體驗。更值得稱道的是,2021年4月末至今,受鋪天蓋地的有關南亞新冠疫情消息的刺激,處在呼吸機賽道的麗年國際,股價突然爆發、短時間內大幅上漲。

據統計,4月22日-6月1日僅僅28個交易日,該公司股票漲幅已達113.3%——在港交所972只在市交易股票中,麗年國際的區間累計漲幅全市場排名第11。

金子終究會發光。麗年國際憑藉在資本市場的受歡迎程度,給予認可其價值的投資者以豐厚回報。究其原因,除了上文分析的行業賽道、公司基本面等因素之外,還可從其招股書、年報中的細節窺見一二。

2020年1月9日麗年國際公佈的文件顯示,有兩名基石投資者認購其股份。其中,名爲許偉倫的基石投資者,以0.25港幣/股的價格認購120,000,000股股份,佔發行後總股本的6%。

在IPO時認購高達6%的股份,本身就透露出對麗年國際經營能力的信心。更讓人爲之側目是,麗年國際最新公佈的文件顯示,即使早已過基石投資者股份鎖定期,但許偉倫依然一股都未減持,繼續持有120,000,000股股份,而這期間,麗年國際股價多次攀升至0.25港幣/股之上。

全局審視麗年國際,會發現,這隻股票堪稱集“天時地利人和”於一身:一條好賽道,保證了股票基本面的堅實性;南亞等海外地區疫情肆虐,意味着股票正好站上熱門風口;基石投資者堅定持股,則從籌碼角度提供了利好消息。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概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閣下斟酌。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