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往事:傅建中》落日故人情 悼念劉屏

「永遠的特派員劉屏追思禮拜」22日舉行,他的故舊與親友齊聚一堂,以朗誦聖歌的方式表達哀悼之意。(季志翔攝)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海明威成名作《The Sun Also Rises 》(日出),書名出自《聖經舊約的傳道書,好在海明威在小說卷首引述了這段經文:「一代過去了,一代又來了,大地長存。日升、日落…」1956年出生的劉屏,年齡和我整整差了一個世代,照理說,他應該是旭日,我纔是落日,沒想到他會早凋,以致隕滅。生命之不可解,令人浩嘆。只能歸之於「天妒斯人」了。

去年感恩節前,我邀請劉屏和他的太太張麗芳共進晚餐,以感謝劉屏多年來對我的照顧和協助,作陪的有羅鴻進夫婦,想不到這一歡樂難忘的聚會,竟成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本是聖經上2000年前的舊事物理學家牛頓根據天文學的推測計算,耶穌門徒們最後的晚餐發生於公元33年4月,這是每年4月初復活節的來歷,我想劉屏不會懷疑我出賣他,讓他過早的殉道。

4月底我突然接到劉屏的簡訊,說他得了急性骨髓血癌,已住院治療,我打電話問他時,他說並沒有任何症狀和不適,想不到短短1個月後他竟撒手人寰。我本想去醫院探望,但麗芳說因爲化療劉屏身體非常虛弱,不方便見客,以致我們緣慳最後一面,從此天人永隔,悠悠我心悲。

劉屏和我在《中國時報》有將近10年的共事經驗,相處非常愉快。2008年我退休後,他接替了我的職務,當我告訴他要退休時,他還說,「您是大樹,有您在,我們才能享受遮蔭,不能退!」我感謝他的美意,也欣賞他的口才。作爲記者,他的表現傑出,許多膾炙人口的寫作,令人難忘。他對知識永遠不倦的追求,服膺「Knowledge is power.」的真理。在這方面,我們的心靈是完全契合的。

劉屏自奉甚儉,但對人慷慨,有求必應,即使不求亦應。前2年我因腿傷不良於行,恰巧汽車又在修理中,劉屏二話不說,把他女兒車子借給我使用,對此,我非常感念。此外,有些我不能解決的事,像電腦的問題,我都仰賴他,如今他大去,就少了一個「安危他日終須仗」的人。

1975年4月5日蔣中正總統逝世,4月16日在華府的國家大教堂有一場盛大的追思紀念儀式,美國著名的佈道家葛理翰牧師爲蔣一生堅定不移的基督信仰作見證致辭,在結語中引用了使徒保羅在羅馬黑牢中就戮前(公元64年)所說的一段話,形容蔣公宗教信念。我想對虔信上帝的劉屏來說,這段話也是他把整個生命獻給新聞工作最好的寫照:「那美好的仗已經打過了,該跑的路已經跑完了,所信的道也守住了。」最重要的是他守住了所信的道。英國浪漫時期的著名詩人布朗寧也說:「旅程結束了,已經到達峰顛」,劉屏正是在生命的峰顛離我們而去,不應有憾。

以年齡來說,我應先劉屏而去,我本屬意他來料理我的後事,如今他先我而去,成爲我此生一大憾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劉屏在臺灣新聞史上不僅會留名,也是後之來者學習的楷模。他的辭世,以及和我同一世代的知交逐漸凋零,我今後的世界將更加孤寂蒼涼。別了,劉屏,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