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企業碳焦慮 扶植產業創商機
溫室效應帶來的氣候變遷和環境風險,導致許多災害與生命財產受創。(張朝欣攝)
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情形有多嚴重,今年夏天世界各地不斷刷新的高溫紀錄說明一切。淨零排放的迫切性,不只是產品出口至歐盟的企業首當其衝,一般民衆也逐漸感同身受。工研院向來是淨零技術的火車頭,多年來在減碳、循環經濟、綠能技術方面累積數十項創新科技,更連續三年得到國際肯定獲頒「全球能源獎」。而今不只是研發淨零技術,工研院更將觸角延伸到協助企業淨零轉型,將從多面向幫助產業逐步達成減碳目標。
近期隨着臺灣碳權交易所正式揭牌上路,以及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即將於10月展開申報試行過渡期,讓許多企業集體陷入碳焦慮,尤其是中小企業。根據《天下》雜誌的調查,有8成中小企業已備感減碳壓力,但實際投入減碳規劃者不到2成。
工研院在二年前成立「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從法制、財務、人力、技術與管理制度等全方位投入淨零措施,並宣示全院2050達成淨零排放目標。擁有實務經驗且在經濟部指導下,工研院與各界跨域合作推出多項服務,循序漸進協助企業淨零轉型。
首先,產業淨零轉型服務團能提供碳排技術整合解決方案,包括已經有900多家企業加入的碳足跡盤查及熱點診斷,透過計算產品生命週期的碳足跡進而找出減碳熱點,接着企業便可開展各項改善措施。同時還提供製程節能減碳技術、循環材料應用、數位查證、AI智慧分析、即時監控等打造一站式的碳排技術整合服務,完善企業減碳路徑。此外,再輔以專業顧問團來協助企業規劃短、中、長期淨零商業模式的轉型,以提升綠色競爭力,下一步則是結合金融體系並輔導企業透過碳權認證、碳抵換機制與交易策略等邁向淨零目標。
其次,建立一站式淨零排放平臺,以企業用戶爲中心,平臺全方位提供淨零新知、服務、技術、人才培育等訊息。尤其在人才培育方面,工研院已開辦多堂碳足跡管理等實務課程,協助企業培育綠領人才。
工研院已實際輔導制鎖大廠一德金屬、車廠零組件製造廠君牧塑膠等企業進行碳足跡盤查,盤查後發現減碳熱點落在原料階段或是能耗等問題,因此在工研院建議下未來將多采用可降低碳排的原料或綠色塑料等,或是針對工廠設備機臺的用電進行管控,減少機器待機空轉等措施。
工研院投入減碳、綠能技術研發已多年,不僅攜手產業與公協會在能源供給、需求使用、環境永續、低碳製造等方面研發關鍵技術,同時與信保基金合作,連結國內40家金融機構承作淨零相關的技術與專利融資服務。藉此,讓擁有淨零減碳專利技術的中小企業與新創公司,能靠無形資產(智慧財產IP)獲得額外資金,企業就能有更多資源挹注於產業化的發展上。
在能源供給方面,工研院研發「智慧型地熱電廠」技術,協助李長榮全陽地熱公司建置國內首座電潛泵(Electrical Submersible Pump;ESP)增產地熱電廠,將單井發電效益提升到1MW以上。更將該技術應用於全陽金侖地熱電廠,透過集成診斷模式整合雲端監控系統與AI大數據分析,智慧化管理地熱發電廠內易損壞設備,提前7天預知損壞,降低整體運維成本。而在需求使用方面,工研院研發的工業用高效率馬達,結合變頻驅控技術可提升馬達效率至IE4+等級,已和臺達電合作,並在桃園機場捷運站空調系統導入此技術,最高可節省20%~30%用電量。
在環境永續方面,工研院研發加速碳酸化固碳系統,能讓製程中產生的廢料與二氧化碳反應,轉製成純度大於98%、轉化率大於99%的高附加價值輕質碳酸鈣,目前正應用於某預拌混泥土大廠中。而在低碳製造方面,工研院「粉塵終結器」是透過微粒捕集系統,以水霧噴灑及雙層旋風分離沉降方式,能讓PM5粉塵去除率達90%以上,平均效率增加50%,目前與半導體大廠合作進行場域驗證中。
最後,南臺灣是鋼鐵業、石化業重鎮,也是面臨巨大減碳壓力的產業,工研院日前在臺南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舉辦「2023預見永續新商機 南臺灣淨零排放論壇暨特展」,邀請產官學研界探討南臺灣產業在淨零趨勢下的新商機,同時也展出包括「智慧型地熱電廠」、紡織業的「微生物染料開發與纖維應用」、適合製造業碳管理的「AI數位減碳解決方案」、物流業需要的「循環包材及物流調度平臺」、從農業廢棄物轉化爲綠色經濟的「負碳循環資材應用技術產品」以及「工業排放環境感測與低碳處理管理技術」等20項減碳技術與服務,協助南臺灣產業能快速聚焦淨零碳排的最新技術並共創商機。(摘自《工業技術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