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桌住愛」計劃 增進親子互動使情感升溫

花蓮縣「桌住愛」計劃,增進親子互動使情感升溫。(圖/記者兆麟攝,下同)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花蓮林區管理處臺灣漂流木文創教育發展協會於11月19日上午10點在林管處舉辦「桌住愛」活動成果展示會,現場播放紀錄活動過程的短片,見證爲期近兩個月的木藝實作活動,將不起眼的漂流木轉變成夢想書桌之餘,亦使時下日漸疏離的親子互動及情感交流得藉此良機再次活絡及回溫。臺灣漂流木協會理事長董家旭說到,每張書桌串連每個參與家庭也創造感人溫馨故事

林均燕小朋友以飼養陪伴多年的心愛寵物兔爲創意構圖,與父母合力製作了一張兔子造型的書桌,表現兔子是家庭不可或缺成員,也傳達家人與兔子間親密之感情,活動當天兔子也參與盛會;還有,餘慧恩小朋友桌面彩繪說着三棧溪的故事,慧恩一家人住在秀林鄉三棧部落,布拉旦溪就在她們家旁邊,很自然地,慧恩將對部落內青翠羣山環抱、清澈三棧溪流及快樂的魚、蝦等印象,以及與家人和樂融融的感情全綵繪在書桌上,呈現無比快樂的童年。

值得一提的是,周沐一家人構思如何利用現有原木材料呈現鄉村風格的書桌,最後選擇使用花蓮林管處提供之疏伐木(柳杉),柳杉通直紋理材色淡黃白中略帶淡褐色深褐色,邊心材區別明顯,木肌較爲粗糙,以拼接方式自然地表現出柳杉木弦切面的木紋變化,尤其刷上護木漆後,其色澤深具層次,足可媲美昂貴木材。

花蓮林管處處長吳坤銘表示,臺灣的林地依其土地經營現況區分爲自然保護區、國土保安區、森林育樂區及林木經營區等四區,其中林木經營區着重育林、林木蓄積、主副產物培育利用爲主要目標之森林,爲能活化木材利用以提高國產木材自給率,成爲林務局現階段重要且長期計劃推動的森林經營管理方向。

依據第四次臺灣森林資源土地利用調查,全臺灣人工林有近26萬公頃,花蓮有2萬4千公頃,但臺灣目前的木材自給率仍不到1%,森林應以合理、健康與永續的思維有效經營,也就是在自然生態保育觀念之前提下,提供木材永續生產爲目標,並逐步提高木材自給率。

花蓮林管處近年積極推動漂流木、疏伐木等林木資源再生利用及活化人工林,將過密、被壓木病害木移除,疏開空間後讓陽光透入,留存於林地的林木則能有充分空間生長,除了能增加森林碳吸存及森林健康,也爲未來培育優質的木材,達到健康永續利用的森林。而漂流木松木、臺灣雲杉是此次活動材料的主角,雖然材種上市場價值不高,但是國產材只要瞭解其特徵及利用特性,透過木材加工膠合技術,也可搖身一變成獨具風格的漂流木藝術品或生活傢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