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銀喊話逾200萬信用卡友 退場前正常營運

圖/本報資料庫

花旗集團宣佈出售包含臺灣在內共13地消金業務,引發外界熱議消費者擔心信用卡紅利開戶禮或電影票優惠等是否即將受影響花旗銀行則強調,在退場時間確定以前,營運一切正常。

由於集團全球性策略調整,花旗集團昨天震撼宣佈將出售包含臺灣在內的13個消費金融業務市場。花旗(臺灣)銀行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把資源投入在臺企業金融暨投資銀行等業務,換言之,花旗並非全面退出臺灣,在退出消金市場後,將會專攻企金業務。

從今年2月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的信用卡業務來看,花旗銀行流通卡數達286萬96張,有效卡數217萬7308張,單月簽帳金額156億6684萬元,居外資銀行之首。

花旗集團將處分的消費金融業務包括個人信貸、房貸、信用卡,此外也包含個人財富管理等,消息一出,立刻引發外界熱議,也關注在臺灣花旗銀行身爲信用卡市場第6大銀行,消費者權益員工該何去何從。

花旗銀行聲明,在退場時間表確定之前,消金業務的營運將不會有任何變動,無論是員工工作權益或客戶服務,都會正常運作,也就是外界目前不必擔心信用卡紅利、優惠等服務會無預警消失

金管會昨天證實已知悉此事,基於全球性策略,花旗集團要處分消金業務,並非因爲在臺灣獲利或展望等因素考量才導致此一決定。從花旗銀行昨晚發佈的內部員工信中,也提到「贏在財富管理」是集團的戰略重點,割捨消金業務,將可增加投資和資源,對於集團的長期成長至關重要。

花旗銀行今天上午召開線上員工大會,對員工說明集團決議,據瞭解,會中花旗銀行董事長暨臺灣區總裁莫兆鴻對員工喊話,感謝並肯定臺灣所有員工的付出,在消金業務退場之前,會維持正常營運,同時尋找接手買家

花旗集團未來將退出的13個消金市場包含臺灣、澳洲巴林(Bahrain)、中國印度印尼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波蘭俄羅斯泰國越南,也就是花旗選擇退出大部分亞洲市場,未來在亞洲只留下新加坡香港兩個國際金融中心的消金業務。(編輯林興盟)110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