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訂單缺口如何解決?臺積電密研二奈米 股東會三大重點全解析

(圖/今週刊 攝/陳弘岱)

面對美國與中國的貿易大戰臺積電不得不從商業市場進入到政治紛爭中。

要站穩晶圓代工龍頭地位臺積電技術爲本、臺灣爲中心,強化自身抵抗力

即使新冠肺炎尚未平息,卻依然不減臺積電股東熱情,6月9日,臺積電股東會高朋滿座,大家都對「赴美設廠一事充滿好奇,股東都想知道,臺積電內心怎麼盤算,赴美設廠是否又會影響臺積電未來的營運

開場,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談及,「赴美設廠最大利益,是取得美國客戶信任、找到全球頂尖科技人才,臺灣下游廠商也有意願一同前往設廠,盼可打入美國市場,若成功,樂見能將臺灣產業帶往新領域發展。」

「我們相信,臺積電將會克服所有的困難,持續不斷獲利成長。」面對疫情下全球經濟衰退、美中貿易戰再起的政治衝突,劉德音仍對公司前景深具信心

儘管美國商務部華爲祭出禁令,導致臺積電無法接受華爲海思訂單,劉德音表示,無須過度擔憂,「我們其他客戶都想要彌補這個空缺,不管是產能空缺或市場空缺。」很顯然地,即使華爲訂單佔臺積電近2成產能,臺積電憑着技術領先地位,仍吸引全球客戶積極搶產能,對未來營運一點都不煩惱。

市場對臺積電也是信心十足,畢竟,華爲禁令5月15日宣佈以來,臺積電不跌反漲,截至股東會這天,股價已經來到319元、大漲7%。

觀察劉德音的發言,可以看到3大重點

第一,臺積電評估美國政府的支持下,美國新設的晶圓廠獲利可期。第二,面對華爲禁令,臺積電靠着先進製程的獨佔優勢,即使少了華爲海思的訂單,也不易出現產能缺口。第三,臺積電無意下修今年的資本支出,全力衝刺更先進製程的發展。

事實上,劉德音在股東會現場,也被小股東質問赴美設廠的動機,「很多投資報告都說,臺積電是被逼着過去。」面對質疑,劉德音向股東喊話,「美國設廠的問題,絕對是符合公司的利益。」

赴美「當然可賺錢」 臺灣供應鏈夥伴將同行

劉德音說明,當地政府支持與地點上的優勢,是讓臺積電最終選定亞利桑那州爲設廠地點的原因。「補助方面,是臺積電去美國的關鍵。」他還透露,臺積電與美國聯邦政府、亞利桑那州政府要求的,就是要取得足夠的補助,讓美國晶圓廠的運作成本(Running Cost),可以和臺灣一樣。

「當然可以賺錢。」劉德音強調在補助條件滿足的情況下,美國晶圓廠的建置有助於取得市場有利的地位。他也提到,亞利桑那州有非常完善的水利設施及非常便宜的電價,「而且100%都是綠電」,讓亞利桑那州成爲臺積電美國設廠首選的關鍵。

劉德音透露,臺灣的供應鏈夥伴也將同赴美國開拓市場。「我們也會在(美國晶圓廠)旁邊另闢一個園區用地。」他指出,該園區可以讓供應鏈夥伴進駐,讓這些臺廠也能有前進美國、開拓市場的基地

相較於赴美設廠的肯定答覆,臺積電對於美國商務部華爲禁令的解方,則說得相當保守。「我們現在還在法規解釋的階段。」劉德音指出,目前仍與律師持續向美國商務部確認,申請許可證的法規細節,預計到7月14日後,纔會進入申請許可證的階段。「這齣戲還沒演完、還會繼續,我們會找出方法。」劉德音說。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週刊》(第1225期)

今週刊12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