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當深圳精英比下竹科新貴 誰是最後贏家?
企畫/林士蕙、鄭婷方、彭漣漪 攝影/蘇義傑 責任編輯/劉宗翰 責任美編/劉麗堅
隨着行動革命與網路風潮興起,中國科技業10年大躍進,不僅持續壯大,還要挑戰世界第一;反觀一向領先的臺灣,似乎節節敗退。
臺灣輸在哪裡?《遠見》從各大產業研究機構,整理出兩岸科技業趨勢。在技術面,臺灣除了液晶面板、IC設計製造、手機鏡頭,三項仍然領先,軟體與網路技術已被大陸超越,在PC設計生產、手機組裝等部分,兩岸更是打成平手。
在規模面,臺灣更是明顯吃虧,手機品牌、PC/NB、手機代工、觸控、軟體與網路,五項不如大陸,僅剩面板、手機鏡頭、NB代工及半導體產業還保有優勢,令人憂心。
大陸爲何能贏?《遠見》採訪團隊前往廣東深圳,觀察這裡的科技大廠,如何扮演火車頭,引領中國科技起飛;再從手機、面板、觸控三大產業深入剖析,爲臺灣科技業突圍找解藥。
驅車從深圳鬧區往北方龍華區走,可看見一個大大路牌,往右轉是華爲總部,往左轉是富士康龍華廠,兩家大廠中間只隔着一條梅觀高速公路。
這是在大陸的特別現象,凡是大企業、都能有專屬路標指示。
上下班時段,這路段交通總是大打結,有人開玩笑說:「看到走路上班的就是富士康員工、開車的就是要去華爲。」
主因爲兩家企業性質不同,富士康是全球第一大電子代工廠、以製造生產爲主,而華爲則被稱爲大陸精英研發人才彙集的基地,大學畢業生起薪9100元(約臺幣4萬4590元),絕對是大陸最高,通常做個幾年就有千萬身價。
只不過要在華爲生存,一點也不容易,除了新人要參加爲期兩週的正式軍事訓練,還常會接獲「秘密任務」指令,要帶着行李赴會,而且直到當地才知道要進行什麼專案,有時兩、三個月都回不了家,另外,在華爲總部旁竟有賣行軍牀的小店,就知道在華爲工作要多拚命。
9月,《遠見》成爲首度前進比亞迪總部的臺灣媒體!2008年才落成的全新總部位在深圳市區東邊,總部大門口寬闊雙向六線道馬路,以「比亞迪路」命名,道路分隔島上成排太陽能路燈,也是比亞迪新能源事業的產品。
從園區前門走到後門要超過一個小時,佔地2.6平方公里,超過10個大安森林公園,比鴻海郭臺銘旗下的富士康深圳龍華廠(2.3平方公里)還更大一些。
從氣勢磅礡大門口放眼望去,最醒目的一棟六角型建築正是比亞迪最重要的汽車研發基地及行政中心,裡頭有汽車工程研究院、電動汽車工程研究所,導覽人員笑說,「美國華盛頓D.C.有五角大廈,我們總部是六角大廈!」
走進比亞迪博物館,1995年剛成立時,僅是20人的小公司,以電池、電子代工業起家,2003年進軍汽車行業、2008年增加新能源事業,不到20年,已成爲年營收破443.8億人民幣(約臺幣2174.6億元)、16萬員工的大企業。
雖然有人說,比亞迪是靠政府補貼撐起半邊天。不過,比亞迪攻城掠地的速度,仍令人歎爲觀止。一位富士康主管透露,「比亞迪報價可以比我們便宜15%~30%,搶到不少訂單。」
今年以來,比亞迪不只代工HTC高階旗艦機New One,引發熱烈討論,也吃下惠普熱賣的Slate7平板代工訂單,亦傳出將操刀三星GALAXY S4 Mini機殼,恐影響臺廠可成、鴻準訂單。
華強北商圈,素有「中國電子第一街」之封號,南北約1公里,東西延伸約1.5公里,偌大街廓裡,開滿電子商場、零組件賣場、3C賣場。簡直像擴大幾十倍的臺北光華商場商圈。
這裡是山寨機銷售的大本營。
一家專賣山寨機店家看客人仍上門,即使打烊了,仍不放棄機會,依着手機背光照明,熱絡介紹。
長得和三星最新旗艦機Galaxy S4一模一樣的機種,手機上方的Logo處用粉紅模封住,但用指甲一刮,就是如假包換的「SAMSUNG」Logo,令人驚異山寨機的模仿功力。開價780元人民幣(約臺幣3822元),還能再殺價50%!
但類似的山寨機店,其實正在華強北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林立的品牌3C專賣店,其中不少大陸品牌。
如「OPPO」,走高端市場,賣的是2000元人民幣(約臺幣9800元)上下的手機,隨意拿起手機把玩,就算用的是最高檔的夏普手機面板、高通四核心晶片,但賣的卻是HTC旗艦機不到7折的價格,高性價比,難怪大陸手機品牌能快速崛起。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10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網】【立即購買遠見雜誌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