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斷供」倒數計時 陸媒:庫存「1000萬晶片」還能撐半年

▲美方禁令生效後,華爲海思高階晶片將停止生產。(圖/CFP)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美國對華爲的晶片禁令還有10天生效,華爲正趕在9月15日前盡力增加晶片庫存,爲「斷供」做準備。大陸通訊產業分析黃海峰透露,華爲「末代」高端晶片「麒麟9000」的備貨量約有1000萬片,代表還有1000萬臺手機可用上該款晶片,或許能支撐半年,但當備貨用完後,華爲的手機業務很快會遇到巨大挑戰

根據《環球時報》報導,分析師黃海峰表示,晶片產業包括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產業鏈整體上可以分爲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四大環節,具體來看,中國在晶片設計領域成果較多,尤其是華爲海思生產的晶片獲得一些突破,但在其他幾個環節還存在明顯短板,尤其是晶片製造領域。

▼華爲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圖/CFP)

黃海峰透露,華爲爲其「最後一代」的高端晶片「麒麟9000」備貨量在1000萬片左右,也意味着有約1000萬臺華爲手機可以用上這一晶片,或許可以支撐半年左右,但當備貨用完後,華爲手機業務,尤其是高端手機業務很快會遇到巨大挑戰。

黃海峰指出,晶片產業投資大、風險大、產出不確定,並且涉及產業鏈上下游大大小小的公司,需要整體發展

大陸通訊產業專家項立剛分析,隨着中國終端產業的成熟,對於晶片需求量越來越大,晶片製造也正成爲一個大投入、大回報的產業,「除政府資金政策支持之外,資本市場對於國產晶片支持也已經遠遠超出想像,今年中芯國際寒武紀等晶片企業上市都籌集到大量資金。」

對於中國晶片的未來,黃海峰認爲,10年之內,中國晶片在一些尖端工藝上可以取得突破。項立剛則更樂觀,他說,如果中國全產業可以合作起來,只要5年左右,就可以追趕上高通外國廠商腳步

▼斷供之後,華爲的高階手機業務將面臨挑戰。(圖/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