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解除霾害影響 空氣品質恢復平常型態

環保署表示,來自中國大陸境外污染影響14日傍晚持續減緩,各地空氣品質逐漸恢復平常型態,環保署解除本次境外污染物影響提醒。西半部15日起恢復平常東北風影響型態,各項污染物均已呈下降趨勢,各地空氣品質多爲良好至普通等級。

環保署指出,來自中國大陸的霾害自13日晚間至14日上午影響全臺,下風處的雲嘉南高屏地區受東北季風挾帶污染物由西北東南傳輸並累積影響,昨(14)日共23個測站空氣品質達橘色提醒等級、2個測站達紅色警示等級。本次霾害影響最高濃度馬祖站14日3時爲113微克/立方公尺及橋頭站14日10時達102微克/立方公尺。預報15日起未來3日受東北季風持續影響,且中國污染物目前尚無明顯累積情形,各地空氣品質多爲良好至普通等級。

面對此次難以避免的境外污染,環保署與各地環保局自12月11日即超前啓動各種空污減排應變機制。截至15日上午9時,透過經濟部臺電公司協調協和、麥寮、臺中及興達等電廠共降載電量達56,718.1萬度,換算硫氧化物減量123.6公噸,氮氧化物減量150.8公噸,懸浮微粒減量15.7公噸。而各地方政府也依規定成立應變或防制指揮中心合計共執行426家工廠稽查、228家工廠配合減排、露天燃燒巡查75次、營建工地巡察178處、道路洗掃長度達2,817.2公里、餐飲業巡查91家次河川裸露地稽巡查22次、路邊攔檢7,676輛,以及加強宣導防護措施153項,共同盡力在空品不良期間避免增加空品的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