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寶慧】慧眼看天下/獨家專訪柯偉林 解析美中臺未來

黃寶慧獨家專訪哈佛中國專家柯偉林(William Kirby)。(圖/ETtoday)

新聞節目中心綜合報導

柯偉林(William Kirby)曾經擔任哈佛大學文理學院院長、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爲國際知名的現代中國史專家,擅長從國際脈絡下檢視中國近現代歷史,尤其是商業經濟政治發展狀況精研兩岸、美中關係

今年11月,美國總統川普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後,達成貿易戰休戰90天的共識,但3個月後,貿易戰是否會重啓? 哈佛漢學專家柯偉林表示,目前中美兩國沒有任何一方佔上風,倘若貿易戰還要繼續維持好一段時間的話,可說是經濟上的相互保證毀滅,因爲中美關係雙方來說都太重要了。而且雙方有太多所謂的利益團體,或太多人跟對方的經濟相連,對兩個經濟體都是如此,認爲貿易戰不該持續太久

柯偉林補充,貿易戰不論是暫停或是停戰,就美國的觀點來看,都是讓中方提出反制措施機會,但這很困難,雙方都可以在90天或180天內宣佈勝利。在這種貿易糾紛中,有很多保留面子方法。美日以往的關係有許多例子,其實臺美1980年代的經濟問題,也是圍繞着嚴重的貿易爭端

另外臺灣地方選舉結果在11月底公佈後,美國國務院立刻在推特發出聲明祝賀臺灣再次成功舉行選舉,並稱臺灣的憲政民主印太地區典範,美方的立場爲何? 柯偉林表示,「印太」一詞沒有具體定義,可以有各種解釋,從巴基斯坦阿留申羣島都算。但臺灣作爲了不起的民主典範,我認爲這項聲明是正確的,意思是臺灣選票計算的速度比美國各州更快且公平。希望臺灣不只是印太的典範,或許也可以成爲北美的典範,至少當美國的典範,在美國要計算所有的選票還是有很大的困難。

臺灣夾在中美之間,兩強任何一個舉動,都會影響到臺灣,柯偉林認爲,中華民國必須處理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安全,應該跟美中兩國都保持友好穩健的各種關係,才能夠讓安全維持下去。在過去幾年,臺灣受益於和中國的文化連結,當然還有與美國的連結。臺灣在兩岸關係達到某個程度正常化,卻沒有統一,這是項了不起的成就,不應該輕易受到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