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頸冠鶴寶寶6月下旬誕生 鳥爸媽努力孵「淡藍色」蛋

灰頸冠鶴爸媽認真孵蛋。(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下同)

地方中心/臺北報導

臺北市立動物園的生態鳥園以及水禽區陸續完工啓用,而今年各種鳥類都有喜訊傳出,目前就有2對灰頸冠鶴正在認真孵蛋,表現出與平常不同的行爲,繁殖期的「鳥況」可以說是非常良好,灰頸冠鶴寶寶預計在6月中下旬跟大家見面

動物園表示,「鶴園的這對灰頸冠鶴,8歲的公鶴是在動物園出生的,而10歲的母鶴則是交換來的新血」,由於灰頸冠鶴的繁殖期剛好遇上梅雨季,因此食物供應築巢地點和排水效果,都很容易影響到受精卵的孵化成功率保育員便把握好這段時間,在2月底的時候就換成繁殖期的食物配方,4月中在放入築巢材料稻草稈,果然沒多久冠鶴夫妻就開始築巢,「還先後築了2個巢,5月23日在2個巢分別產下1顆蛋,26日於第1個巢再產1顆蛋。」

動物園提到,「水禽區還有另一對灰頸冠鶴選擇在橋下孵蛋,保育員也觀察到白天孵蛋的都是母鶴,公鶴偶爾也會加入輪值,灰頸冠鶴的蛋是淡藍色」,孵化期約28至30天,希望大家一起期待6月中下旬誕生的冠鶴寶寶。

灰頸冠鶴主要分佈在非洲烏干達坦尚尼亞盧安達國家都將冠鶴視爲國鳥,目前族羣量約3萬隻,在過去45年下降了50%至79%,屬於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一次能產下1至4枚蛋,是鶴中最多的,如果到野外,在溼地、開闊的草原莽原,甚至是農耕地牧場廢耕地都有機會看到牠們。

►►►傳送第一手的新聞,鎖定《ET即時》粉絲團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