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寶特瓶裝自來水 毒物醫:恐把塑化劑、微生物喝下肚

李男自設填充瓶蓋機具。(圖/食藥署提供,下同)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高雄地檢署破獲一起回收「丹楓之水」寶特瓶裝自來水重售案例,李姓男子坦承犯行長達10年,更在家中裝設填充器具重新封蓋。雖然食藥署到場調查時,發現李男有用簡單的濾水器淨化自來水,但林口長庚醫院臨牀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喝到回收瓶填充的自來水,主要有2大問題,嚴重還會增加急性腸胃炎風險

顏宗海提到,市售裝水礦泉水材質都是環保署回收材質1號「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一般把瓶口做得很小、瓶身很大,就是不建議重複使用,因爲口水中帶有很多細菌與細菌,但瓶口小不易清潔,重複使用可能會把細菌吃下肚。

現場查獲的丹楓之水填充空瓶

此外,PET材質不耐高溫,若李男在回收空瓶後有拿到太陽下曝曬,可能會讓瓶身溶出微量塑化劑,此時就算填充常溫自然水,水中也可能會有塑化劑殘留。

高雄地檢署調查發現,李男是在家中私接自管線,用機具將過濾後自來水分裝到回收空瓶中。顏宗海表示,自來水若未煮沸,都可能有微生物殘留,「就算過濾過也一樣」,喝下肚會增加急性腸胃炎風險,或出現噁心、嘔吐、拉肚子症狀

顏宗海建議,民衆喝完礦泉水瓶要馬上丟棄,平時可自備水壺不鏽鋼杯裝水,才能同時兼顧環保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