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頭」不再掛保證 北、高2車站前成跌深區

臺中車站周邊住宅大樓房價近3年翻倍成長,房仲歸功於車站周邊環境改善所致,讓價格更具支撐性。(圖/記者姜國輝攝)

記者黃靖惠綜合報導

火車站黃金熱區,在政府祭出交通建設招商、改善環境等政策下,替老市容改頭換面,間接拉擡房價上揚,房仲統計,近3年六都站前房價漲幅,最劇烈是臺中車站,房價翻倍成長,1字頭攀上2字頭,且高於行政區域價。

中信房屋展室統計實價資料,六都火車站前商圈住宅大樓房價近3年漲跌,呈現「4好2壞」現況,其中上漲有臺中、桃園臺南新北板橋等地,漲幅分別107.8%、23%、13.6%與0.5%

其中臺中車站漲幅107.8%最劇烈,房價每坪飆速漲11萬元,從1字頭低價,一躍而上2字頭,且高於所在中區均價13.7萬元;反觀高雄車站下跌1成5最多,從均價17.6萬元,跌剩均價14.8萬元。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表示,站前商圈發展與轉變,牽動着在地民衆對居住品質講究度,間接帶動房價的變化。觀察車站所在區域的平均房價,更可發現臺中、桃園與新北板橋車站的房價表現優於區域水準

他認爲,綜觀六都站前房價消長,受站前環境的影響爲多,以漲幅最劇烈的臺中車站來看,自2016年新站啓用,陸續優化周邊交通動線,如遷移集中公路客運至臺中轉運站外、打通前、後站交通動線,改善過去前站交通環境侷促的環境。

他表示,臺中站前商圈在市府介入整頓車站周邊商業機能後,出現特色商家景點吸引旅客造訪,帶來商機,也讓周邊房價更具支撐性。

至於下跌最深的高雄車站,他說明,高雄車站目前站體周邊有工程正進行中,交通動線大受影響,影響鄰近住宅環境,短期房價自然差強人意。

不過張漢超認爲,當建設完工、商業與機能再次活躍之後,周邊房價勢必有機會再向上拉昇,因爲對民衆而言,生活機能與居住訴求完美結合纔是能讓房市永續的大利多。

天時地利不動產顧問公司總經理張欣民表示,政府拋出的鐵路地下化、車站翻新等建設利多,雖能替老市容改頭換面,創造房市議題,但要實質能拉擡價格往上,仍須周邊配套措施相輔相成,如臺中車站所在中區,原先已經非常落寞蕭條、房價基期低,除了有政府規劃新的交通動線外,又加上大型投資日本三井LaLaport百貨進駐,創造區域話題,才讓房價飆漲速度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