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龍追月祈安康

9月27日晚七時,夜色降臨,廣州白雲清湖村的李氏宗祠開始鑼鼓喧囂,“噼裡啪啦”的鞭炮聲響徹了整個夜空

隨後,數十名壯漢舉着火龍從宗祠右側的巷子衝了出來。走在前頭的青年熟練地揮動着閃閃發光的“龍珠”,十多米長的火龍生猛地追着“龍珠”遊動動作矯健。火龍身上燃着熊熊火焰,兩道明亮的電光從雙眼射出,龍嘴還不時噴出璀璨的火花。從各地前來看舞火龍的人們早已圍成幾圈,爲火龍助威吶喊。

每逢中秋節,青湖村都會出現萬人空巷看火龍的盛況,“火龍”在充滿激情年輕人揮舞下栩栩如生。

每年中秋月圓夜,這一幕原生態舞火龍的民俗盛況都會在廣州白雲區均禾街清湖村、江高鎮江村及白雲湖街茅村等地精彩上演。據廣州地方史料記載,清代咸豐十年(1860年)秋天,正當均禾地區禾苗抽穗揚花之際,突然飛來大量蝗蟲蠶食禾苗。當時廣州北部一帶都是以農爲生,眼看蝗蟲漫天,百姓一年辛勞將毀於蟲口,人們非常心焦。此時正值中秋之夜,趁着星光月朗,均禾街鄰近的四個村石馬平沙、清湖、羅崗村民想到,可以晚上到莊稼地裡舞火龍以驅趕害蟲。於是,四個村一起行動,一直舞到次日凌晨纔回去。沒想到自從舞了火龍之後,害蟲飛走了,收成也保住了,人們就將此歸功於“舞火龍”並作爲民俗沿襲至今。

青湖村的兩名青年在扎龍頭

如今,每逢中秋節,清湖村的村民會用榕樹草藤紮成長龍的模樣,用榕樹葉做龍鱗、榕樹須做龍鬚麻繩做龍筋、柚子做龍珠,龍身插滿香火。傍晚開始,火龍盛會由“火龍採水”拉開序幕,經“祠前拜舞”後,火龍便開始在村裡的每一條街巷遊舞,爲全村人祈福,最後幾條火龍相會在清湖牌坊狂歡,將節慶活動推向高潮。在震耳的鞭炮聲和濃烈的煙霧中,村中男青年不斷輪換扛起火龍,一直到午夜12時,將舞過的“火龍”放入清湖涌,寓意龍歸大海”,舞龍活動方告結束。

衆多村民抱着小朋友前來觸摸龍頭,祈求安康

村中的年輕男女紛紛在火龍面前合影

隨着城市現代化的發展,越來越多傳統的中秋習俗已慢慢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而像“舞火龍”經過100多年仍完整保留下來更顯得彌足珍貴。當地村民不僅將它視爲勤勞勇敢、團結進取的精神氣質,更是對傳統民俗文化的一種傳承。

深夜,幾條火龍相會在清湖牌坊狂歡,將節慶活動推向高潮。

圖/文 南方日報記者 李細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