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腿腸賣不動了?雙匯上半年營收淨利雙降,但仍有人需要它“改善生活”
豬價回暖沒有帶動肉製品龍頭的業績復甦,後者仍在忍受供需失衡之苦。
8月13日,雙匯發展(000895.SZ)發佈2024年半年報,實現營收276.72億元,同比下滑9.34%;實現歸母淨利22.96億元,同比下滑19.05%。
今年第二季度,雙匯發展單季度錄得營收133.64億元,同比下滑9.78%;錄得歸母淨利10.25億元,同比大幅下滑24.02%。
豬價階段性回暖,使得牧原股份(002714.SZ)等豬企紛紛在二季度扭虧,但掌握從一頭豬到一根火腿腸全過程的雙匯發展卻表現得如此“ 吃力”。
雙匯發展業務集中在下游的屠宰業務和肉製品,另有部分生豬和禽類養殖業務。
通過整合上下游產業鏈,形成了從養殖、屠宰到肉製品加工的一體化經營模式,降低中間環節的成本以賺得更豐厚的利潤。
今年上半年,雙匯發展的毛利率和淨利率分別爲18.29%和8.3%。作爲對比,養豬龍頭牧原股份同期也不過7.74%和1.46%。
對於業績下滑,雙匯發展在財報中歸因於“包裝肉製品、生鮮豬產品銷量下降,以及禽產品價格低位運行等因素影響”。
翻譯一下就是,雙匯有點賣不動。
業績說明會上,一名雙匯高管直言:“惡性競爭影響了我們的業務量和利潤,我們主動減少了屠宰業務的一些低毛利渠道,以避免虧損”。
積壓的庫存,對雙匯發展的利潤表形成侵蝕。
今年上半年,由於對凍品庫存計提,雙匯發展資產減值1.39億元,約佔淨利潤6.05%,影響歸母淨利同比下滑0.99個百分點至8.3%。
信風(ID:TradeWind01)詢問雙匯發展對於下半年凍品庫存的減值安排等問題,但截至發稿暫未得回覆。
業績發佈次日,雙匯發展收跌4.8%至22.41元/股,已盡數回吐今年初的漲幅,年內跌幅13.87%。
屠宰“放棄”低價
雙匯發展的屠宰產品主要是生鮮凍品,包括冷鮮肉和凍肉,通過商超、酒店餐飲、加工廠和農貿批發等渠道銷售。
生鮮豬肉主要通過採購生豬進行屠宰生產;凍肉則來自國內採購以及通過雙匯的母公司羅特克斯從美國進口。
過去豬週期上行時,規模更大、能通過母公司採購到更便宜凍肉產品的雙匯發展,相比同行更有成本優勢。
東吳證券分析師孫瑜認爲,在豬價上升期,雙匯加大進口凍肉對衝肉製品成本的壓力,以外貿賺取價差,保障屠宰業務利潤。
去年豬價萎靡時,雙匯發展這部分業務的毛利率仍有5.7%,同行雨潤食品(1068.HK)和龍大美食(002726.SZ)卻錄得負毛利。
但今年上半年,雙匯發展的屠宰業務萎縮明顯,貢獻營收133.25億元,同比下滑16.14%。
原因在於,行業格局極度分散的屠宰行業,即便龍頭如雙匯也並不具備充分的議價權。
2023年雙匯發展生豬屠宰量達到1269萬頭,但全國共出欄生豬7.27億頭,屠宰業務市佔率還不到2%。
2022年底至今年4月漫長磨底中,雙匯發展面臨的並不是成本壓力,而是市場上供給過多,導致雙匯發展的生鮮豬肉和凍品豬肉面臨的低價競爭。
雙匯發展的屠宰業務在上半年“量價齊降”,毛利率同比下滑1.14個百分點至5.17%。
雙匯發展高管對此表示,上半年屠宰量下降主要由於去年成本低,凍品儲備較多,導致屠宰基數高;今年二季度豬價高,處於出庫過程,影響屠宰量。
雙匯發展上半年存貨同比減少了8.48%至70.98億元。
上述高管表示,行業競爭加劇,出於利潤考慮正舍掉部分銷量,雙匯主動放棄了低毛利的農貿市場渠道而影響了屠宰量。
據民生證券分析師王言海調研數據,雙匯發展的生鮮產品約40%的銷量通過雙匯特許店銷售;30%的銷量通過中大型商超銷售;20%的銷量通過農貿市場銷售;僅10%左右的銷量直接供應餐飲渠道及加盟商。
弱需求中找增量
雙匯發展的優勢之一,在於肉製品業務爲屠宰業務提供了一個消化凍品庫存的機會,這部分爲其貢獻了近九成的營業利潤。
今年上半年,肉製品爲雙匯發展貢獻123.73億元營收,同比下滑9.64%。毛利率同比增長5個百分點至35.49%。
雙匯發展歸因於市場需求不振,線下傳統渠道銷量下滑明顯;新渠道和線上渠道有所增長,但體量較小。
雙匯發展一名高管直言,上半年消費降級趨勢明顯,雙匯的低端產品銷量增加,非必需的產品銷售減少。
該人士直言,短期內經濟形勢不明下,公司將通過拓展新興渠道、提高市場份額應對。
目前來看,雙匯發展找增量的措施有二。
一是擴零售渠道。
渠道覆蓋是雙匯發展的“短板”,目前不僅遠少於乳業雙巨頭伊利股份(600887.SH)和蒙牛乳業(2319.HK)近90%的終端零售網點覆蓋率,也不及康統、農夫山泉(9633.HK)等飲料行業巨頭。
對此,雙匯發展提出“網點倍增”計劃,通過拓渠道拉動規模增長。
今年上半年,渠道擴張難言順利,經銷商數量相較年初淨減少455家至17305家。
信風(ID:TradeWind01)詢問雙匯發展相關人士“網店倍增”計劃的進展,不過截至發稿暫未獲得回覆。
二是拓展商品矩陣,發力預製菜。
早在2021年,雙匯發展就成立了餐飲事業部負責預製菜業務,產品包括成品菜餚、半成品菜餚、預製切割和方便速食等品類。
截至今年上半年,這部分業務仍是小到不足以在財報中單列的存在。
雙匯發展上述高管表示,預製菜是一個長期趨勢。“儘管目前產量較小,但我們認爲它在未來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會堅定不移地推進這一業務,但不會過於激進,以確保投資的有效性”。
或許雙匯發展本就沒打算對預製菜等新業務“操之過急”。
當被分析師問及雙匯如何應對產品老化、如何看待火腿腸的市場地位時,雙匯發展上述高管表示:“火腿腸在中國市場仍有很長的生命週期。在某些市場和人羣中可能被視爲老化產品,但在全國範圍內仍有大量消費者將其視爲改善生活的選擇。”
從雙匯發展業績的吃力來看,可能已經有更多人在降低“改善生活”的頻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