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人真子與e人小芳,完美的300內跑步搭子

每週二晚的火車頭體育場,每週六早的世紀公園,總能看到兩個步頻一致、掩身於上海黑馬團練E組中的女跑者,長髮的是汪真子,短髮的是王芳。

2024年已經過去了一半。王芳和汪真子各自完成了兩場比賽,前者跑了錫馬和上海半馬,後者將成績留在無錫和倫敦的賽道上。

這對跑步搭子和很多賽季時頻密參賽的跑者不同,工作與生活之外,她們期待、投入、享受乃至虐心地去訓練, 而後纔會考慮在目標賽事中與成績相見。表面可見的成績固然值得期待,但真正令她們感到從心而發的愉悅的事情——是專注於訓練本身,或者說,跑步本身。

初次聽到耐克黑馬總教練陳金洋提起兩人時,說她們“配速相當,目標成績相近,總是在一起訓練。”這成爲我們想要記錄這對同頻跑者故事的起點。

過去一年多時間,王芳和汪真子早就磨合出了無須多言的默契,即便時至今日,她們依然覺得與對方的性格很不相同。

但她們清楚,無論前行還是復歸來時路,總有一個夥伴,總有一個座標。

一邊是雖內斂有餘但全無扭捏的i人真子,一邊是舒朗明快的e人小芳。在與她們的談話中,我們可以真實地看到兩人各自對跑步的思考,以及,用時下流行的概念來講,在這對個性迥異的跑步搭子背後,彼此的心路如何聯結,正向的能量又如何在兩人之間流轉。

01.

“i人”真子

真子這個名字,是爺爺取的,取名的心思包裹着他對孫女小小的期待——長大後去日本學醫。

但真子日後走的路,卻與爺爺的願望背道而馳。她成了一名插畫設計師,又在大學畢業後漸漸愛上了跑步。這都與學醫無關。

大學剛畢業那會兒,真子閒不住,“陪着父母散步,他們走得太慢了,我就跳繩,跳着跳着,不行了,就得跑一跑,很自然就跑起來了。”

她開始慢慢跑,自己跑,在家附近的學校跑,跑着跑着,偶遇的跑友邀請她加入一起去跑世紀公園的一場5K接力賽。

帶着最初接觸到比賽的熱情,真子的全馬成績進步神速,從2017年上馬的3:09:13到2018上馬時的2:56:27,96年出生的她一度成爲上海破三業餘女跑者中,年齡最小的。

破三那一年,她記得,月跑量最高的一次到了400K。但真子無意在描述中給這個過程鋪蓋上任何誇張的色彩,她淡然得很,只是淡淡地說了句:“確實是挺難頂的。”

▲繼柏林之後,今年4月,真子和男友一起解鎖了倫敦馬拉松,每次去國外跑大滿貫,她都是計劃着錯開重要的比賽時間,出去玩一玩。

2019年,真子經由朋友推薦接觸到了黑馬。“我剛開始去只是想跟着訓練,畢竟想要提升的話,肯定得跟着一個羣體,自己很難去獨立完成,很難提高。”

但站在256的高度上想要更進一步,並非易事。

加入黑馬後,真子在2022上馬將PB提升至2:54:43,成績也一直穩定在255左右。這當然絕非一朝一夕的訓練可得,非得經年累月,意念與身體共同抵達,基本功的意義就在這裡了。

但在2023年上馬跑出2:54:55後,她還是陷入沮喪,跟男朋友說起,“搞了這麼多年,我的成績就一直沒見上去過。”

但男朋友提供了另一種思路,“你換個角度想,人家的成績可能一年起伏都比較大,你看你年年都是254,年年都破三,也挺好。”

有些喪氣之外,真子還是能夠理性解析成績與訓練之間的關係:成績越往上,提升空間就越小,想要再提升,是要讓自己的訓練發生非常大的變化,纔有可能去衝成績上的大突破,一直維持在這個狀態的話,很難。

▲相比於高頻次參賽,真子還是願意把更多時間和精力花在訓練上。

但,成績上的數字顯然不能證明和說清全部本質,每一種“落差”背後也存在着有可能被淹沒和忽略的意志。

她還是願意把更多時間和精力花在訓練上。“雖然比賽很多,但和訓練是有衝突的,我還是想訓練的時候多用點力,把精力都投入進去,儘量保證能夠在目標比賽中稍微衝一衝,把成績提一提。”

跑步之外,六安人真子也喜歡喝茶、畫畫、做手工,這也是她與自己獨處、靜心的時間。

▲從草稿、白模到成品,真子做粘土手工的過程,也是她與自己相處的過程。(點擊大圖)

前段日子,真子玩起了超輕粘土。她花了小半月時間做了一個小人,從畫圖紙開始,一點一滴構想小人的模樣,每天做一點,將它慢慢成型。

這個過程,讓她解壓,也讓她自在。

02.

“e人”小芳

小芳算不得是真正意義上的”e人“,但有了“淡淡的”真子這個參考座標,兩人的反差感便成立了。

她樂於表達對身邊人、事的欣賞、讚美與關照,積極爽利地宣之於口,語氣真誠熱烈,如同毫不掩飾的孩童。

跑步始於生完孩子後因工作久坐帶來的對於腿會變粗的擔憂。彼時,年齡尚小的女兒發問:媽媽,你的腿怎麼變粗了一點?

那個自幼不喜歡跑步,被體育老師叫去練跳高卻屢屢逃課的小芳,至今對自己能堅持跑步10年感到些許意外,一部分原因也是她想看看,是否能夠堅持下來,給女兒做個榜樣。

▲脫下運動裝備換上日常穿着的小芳,很有日系女生的範兒。

爲了照顧女兒的學習與生活,她跑步從來不會去離家3公里之外的地方,跑量很小,每天5公里。她甚至還清晰地記得,一開始跑步時,就跑3公里,7分多的配速,“在操場上跑,很累,當時是夏天,西瓜擺在面前,我也不吃,吃進去都是糖分,這3公里,我就白跑了。”

那些年一個人跑步的日子,小芳既沒有固定課表,也不參加訓練營,她最常跑的,就是跑友常說的亞索800米間歇10組,跑操場兩圈跑3分鐘,再休息3分鐘。“我只會跑亞索800 ,長距離我也都是很慢的,就是人家說的LSD(long slow distance),後來到了黑馬之後,我感覺長距離就沒有S了,補水都是邊跑邊喝,我以前都是要停下來喝水的。”

但就在這般自顧自的訓練節奏中,小芳2017年首戰全馬(北馬)跑出430的成績,之後成績穩步提升,“每一年都進步一點點,每一年都在PB,“2022年上馬已經來到了距離破三一步之遙的3:00:07。

她是在自己可以把控的範圍內,儘量拒絕一切飄忽和不確定因素的性子。

比如,爲了能夠在家門口跑上馬,她每年都會通過跑上馬系列賽的方式去爭取直通名額。儘管拿到名額的方式不少,但在她看來,自己跑出來的,纔是最穩當的。

又比如,她至今都堅持在比賽中自帶所有補給,不止能量膠和鹽丸,還包括每隔幾公里就需要補充的水袋,小芳不怕麻煩,這樣她才心裡踏實。

十年堅持,雖然她沒能讓女兒也愛上跑步,但也換來了一段如同好友般的母女情誼。如今,遇到比賽沒跑好,或是訓練課表完成不佳時,小芳也會跟女兒袒露心情,每每都會得到女兒真誠的鼓勵,“感覺女兒反而要比我更懂事一點,會更加照顧我一點,她還說,你怎麼老長不大?”

回望比賽時幸福濃度最高的瞬間,莫過於女兒2022年上馬時在龍騰大橋給她遞補給,“拿到女兒的補給是最開心的。”

漸漸地,女兒大了,小芳有了更多可以支配的時間。

去年春天,在李健的引薦下,小芳加入黑馬,開始了系統訓練。

“從沒那麼嚴肅對待過課表和訓練,風雨無阻參加團訓,都快被自己的努力感動哭了。一年訓練只爲這一場比賽......”2:56:16,2023上馬的成績,沒有辜負小芳的努力,水到自然渠成。

▲2023上馬破3,對於小芳來說,是水到自然渠成的結果。

今年4月,她在上海半馬跑進125,半馬PB的同時收穫中國籍女子第6,亦是這一年多紮實訓練的結果。

成績是一種激勵,但比賽過後很快又會被小芳拋諸腦後,以至於當我們問起具體的成績時,她需要打開上馬App查看,更多時候,那串數字更像是下一次比賽時起跳的臺階,是前行路上的動力。

日復一日地,與小芳跑步體驗息息相關的,更多是嚴謹的重複與踏實的進階。她無意追逐大滿貫,也無心收集更多賽事獎牌,“比賽嘛,無非就相當於小考試一樣,我去考一考就好了。我不想把跑步跑成工作,那樣對我就沒有意義了。”

▲滑動查看小芳日常練習咖啡拉花的成果

她純粹地喜歡跑步,喜歡和夥伴們一起訓練,跑步之外,分給瑜伽和健身房的時間,也都是爲了更好的跑步。

再具體一點,她喜歡流汗的感覺。

“以前不運動時,我很少出汗。所以我現在特別享受跑步帶來的流汗的感覺,現在流好多汗時,我都捨不得擦,有時候汗滴下來的感覺,特別好。“

03.

黑馬姐妹花

一個同配速同間歇跑同節奏的跑步搭子有多難求?小芳找了十年,才遇上了真子。

破三女跑者,本就不多,要是想要在日常訓練中尋個搭子,大概率找到的會是男性跑友。

“我還是喜歡跟女生一起跑,沒有什麼拉扯,也不需要什麼較勁,跑起來很默契,很開心。“小芳說。經歷了去年的夏訓磨合,她找到了和自己同頻共振的隊友真子。而真子也在男跑者比例極高的黑馬,等來了可以並肩前行的小芳。

▲在很多記錄黑馬訓練的圖片中,都能看到小芳和真子並肩前行的身影。

很多時候,這種聯結感構築的心態託舉着她們向上,幫助兩人找到更多訓練的動力。每一次訓練,她們都希望能夠一起完成。遇到真子加班或是受傷缺席的情況,小芳會覺得少了一點動力,真子也會生出“傷快點好,可以跟小芳一起跑強度“的想法。

在真子眼中,小芳是力量感和爆發力很好的女生。

在小芳心底,真子雖然話不多,卻是深接觸後覺得超級可愛的女孩子。

一堂又一堂訓練課跑下來,真子的韌勁和拼勁,在每一組訓練最難頂的時刻,在每一口吐氣呼氣的間隙,也激勵着小芳,在每次想要放過自己的時候再堅持一下。小芳還記得,“一開始不太熟悉時,聽到真子呼吸的急促聲,我都想問她是不是要下車了,但是直到我下車了,她都沒下車,她真的很能頂。”

▲除了週二和週六的訓練課,週日的力量訓練課兩人也常常結伴。

還有很多很多的細微處——

跑間歇時,她們會商量好哪一圈誰跑裡誰跑外。

訓練課後,兩人也會不時溝通狀態的起落。最近高溫苦夏,兩個同不愛吃碳水的姑娘也都意識到了問題,訓練強度如此之大,不吃碳水根本沒有力氣訓練。小芳偶然看到向付召的採訪,“她說今年的進步是比去年能吃,我就截屏給真子看,也跟她講,一定要吃飯,一定要吃碳水,能吃才能練好。”

有時,小芳也會提議兩人穿着同款背心去訓練,上次真子去倫敦比賽給兩人帶了一樣的背心回來,小芳初入黑馬時也發過同款黑色的背心裝備。

▲從冬天到夏天,兩人在並肩訓練中生長出來默契與信任。

在一週三次黑馬合練的頻率之外,小芳偶爾也會單獨約真子跑個課表,或是去世紀公園,或是去苗江路,或是去盧灣體育場,但這樣的機會一隻手數得過來。

去年上馬結束之後,兩人約定了一個新目標——一起跑今年的錫馬。

她們的想法很簡單,一起跑,或許對彼此來說都能有個促進。直到錫馬前一晚,小芳還在設想:如果這一場狀態都挺好的話,說不定兩個人還可以一起衝線。

但比賽有太多沒法預計的因素。

▲今年無錫馬拉松,約定好一起跑的小芳和真子在10公里左右時跑散了。

兩人溝通好按照4:05的配速起步,跑出去沒多久,小芳就感受到了意料之外的悶溼感,體感難受,跑至大概10公里時,她回頭用餘光掃了一眼,和真子走散了,腦子裡快速閃過一個念頭:真子能頂,她能夠追上來。

但據真子回憶,“一跑出去體感就不是太好,有點岔氣,不到20公里時,腿就擡不動了。”

這一場,兩人都沒跑到目標成績,也都留下了遺憾。

回頭覆盤,小芳意識到,其實,她和真子的跑法、體能分配策略完全是不一樣的。真子是起步就會跑得比較激進能夠靠韌勁拼到終點的跑法,而小芳需要在開局穩住,爲後程的爆發做好準備的風格,“我清楚我身體的狀態,需要一個過程,起步稍微慢一點,後面逐漸加速,這是最合適的。”

小芳問過真子,“下一場比賽,你還會這麼跑嗎?”

真子會。在她看來,如果一開始跑得比較穩,後程掉速了,也很難再有力氣衝。

看上去,她們不再有結伴跑全馬的可能了,畢竟,跑法不同。

但從一堂訓練課到另一堂訓練課,從一年到另一年,兩人在並肩訓練中生長出來的默契與信任,或許會帶着她們在下一次“更好的”終點線前相遇。

本條內容創作團隊

作者:vv

編輯:櫧洲

設計:viuviu

圖片: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