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改真菌滅蚊 西非試驗成功

蚊子是健康殺手,每年死在蚊子叮咬的性命達到70萬人。(圖/網路)

如果世界上沒有蚊子,大家都會好過很多,生態學家也確定,地球沒有蚊子並不會造成生態問題。科學家一直在設法根除蚊子,現在一種基因改造的真菌可能是克蚊利器,在西非布吉納法索村莊試驗期間。僅45天就摧毀了目標蚊子種羣,未來還會在更開放環境,進行更大型的試驗。

新阿特拉斯(new atlas)報導,哪一種生物對人類威脅最大?答案是蚊子,包括瘧疾黃熱病、日本腦炎登革熱血絲蟲,以及會遺禍後代的茲卡病、,都是蚊子所傳播的,每年因蚊子叮咬而死亡的人數超過70萬人,比戰亂還要可怕。如何殺蚊呢?以往科學家着重在發明化學殺蟲劑,比如DDT,但是用多了,抗藥性的蚊子也會出現,因此近幾年來,科學家希望採取基因與生物方法,其中真菌孢子來殺蟲似乎是不錯的手段。最有名的真菌殺蟲就是「冬蟲夏草」。不過,就效率而言,真菌孢子不是殺滅蚊子的最佳方法,在現實世界的場景中,通常需要很多孢子才能最終取下蚊子的性命。

因此,研究人員致力於增強一種名爲綠僵菌(Metarhizium pingshaensei)的黴菌毒性,這種綠僵菌在自然界就是蚊子殺手,包括甘比亞瘧蚊(Anopheles gambiae)和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都很容易被感染,只是自然環境中的綠僵菌毒性不強,因此科學家將這種真菌經過基因工程改造,將北非沙漠蠍子和澳洲藍山漏斗網蜘蛛毒素給加進去,強化真菌的殺蚊能力。

之所以選綠僵菌來改造,是因爲先前的測試表明,此真菌的感染目標就是蚊子,而對蜜蜂等其他物種無害。這種真菌巧妙地突破蚊子的身體防線而忽視其他物種。

研究員之一的雷蒙魯格(Raymond St. Leger)表示:「這些真菌具有很強的選擇性,它們知道昆蟲身體的特徵,而我們所選用的菌株專門攻打蚊子。當這種真菌檢測到它在蚊子身上時,它會穿透蚊子的角質層進入體內開始培養,落到其他昆蟲身上則不起作用,所以它對蜜蜂這樣子的有益物種來說,是非常安全的。」

研究團隊在西非洲布吉納法索瘧疾流行的農村地區,進行了一場測試,他們建造了一個大型溫室,其中有三個小屋,以模擬三種不同的場景。一個小屋裡不含真菌;第二個小屋含有非基改真菌;第三個小屋含有基改後的真菌。

科學家在布吉納法索設計3個溫室小屋,模擬蚊子生存的環境,然後試驗真菌滅蚊的效果。(圖/newatlas)

在每個小屋內,釋放了1000只成年雄性和500只成年雌性蚊子,在接下來的45天內,研究人員每天計算蚊子的數量,以瞭解真菌對蚊子數量的影響。結果45天之後,第一個無真菌的小屋,有1,396只蚊子,蚊子王國仍然欣欣向榮;而第二個有着非基改真菌的小屋,蚊子減少到455只,已是很大的浩劫;然而第三個有着基改真菌的小屋,只剩13只成年蚊子存活,數量稀薄至此,顯示這羣蚊子已窮途末路、步入滅亡。

另一名研究員布萊恩‧樂夫特(Brain Lovett)表示:「我們釋放基改真菌的方式也很簡單,只是在研究區牆上掛上薄片,其他的由空氣來幫忙,區區45天就讓蚊子族羣崩潰,效果比我們預想的還好。」

他還補充:「即使是最殺滅抗藥性蚊子,面對真菌一樣脆弱。」

不過,科學家不確定蚊子是否也會演化出對抗的本領,因此論文作者建議謹慎行事,這項技術先用在暫時減少特定種羣,以阻止更廣泛的瘧疾爆發之用,不要急着用它來滅絕所有的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