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陳政:原創設計將成爲品牌致勝的新王牌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爲本站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站汽車6月19日報道

設計,不僅是一種美學追求,它本身就是一種戰略!

“Good design is good business”。

近來美國、歐盟接連針對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加徵關稅,再加上國內汽車品牌不斷加劇的內卷趨勢,一時間中國汽車的發展困局論不斷甚囂呈上。回溯歷史,危與機往往都是並存的,機遇往往都誕生於危局之中。那麼中國車企破局的關鍵是什麼呢?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陳政在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的發言給出了答案:設計,即戰略。

設計即戰略這種說法,其實來源於90年代美國出現的design thinking概念。無論是通用、還是蘋果這些著名的企業都從這種思維上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收益。1924年通用汽車在面臨福特壟斷困局的時候,採用了不同設計思維來制定自己的企業戰略:針對不同用戶,打造不同的設計語言,將其五大品牌,從旗艦到入門,定位在不同的細分市場,從而使通用汽車逆風翻盤,超越福特成爲美國市場的銷售冠軍。蘋果公司90年代面臨業績衰退的低潮期,而喬布斯迴歸後,果斷調整了企業的設計戰略,陸續發佈iMac、iPod,並宣佈開設蘋果零售店,喬布斯很多行爲和做法基本上都是一種design thinking的詮釋。可見越是面臨困局的時候,把設計升級爲戰略層面去思考、去佈局,是一種切實有效的解題思路。

產品本身應該只是設計行爲的一個開始,中國車企在經歷了設計缺失、設計可視化等階段之後,要逐步進入將設計置於更高的戰略維度,來系統性的構建中國汽車的話語體系和標準。從“西學東漸”,到中國設計的“東西融匯”。中國汽車今天的內卷亂局,“卷價格、卷配置、卷速度,卷流量、卷輿論、甚至卷老闆……能卷的我們基本都已經做到了,很多人希望通過這種粗暴的競爭手段來獲得優勢地位,這種眼光是短視的。”這種低維度、高烈度的內卷必然造成產品同質化的傾向,進入微差時代。

早在十幾年前寶馬的設計師克里斯·班戈就曾對未來汽車設計趨勢進行過預測:“未來的汽車設計將離需求更近,離藝術更遠,甚至會變成電冰箱一樣的存在,外表平庸、同質,內部依靠技術實現安全、舒適、娛樂、操控等各種功能。”這就好比智能手機時代,曾經的翻蓋、滑蓋和直板各種樣式的造型逐漸消失,而無可避免地形成了千篇一律的大屏,甚至從正面看,你完全無法識別出其品牌歸屬。

確實,電車時代的產品,相互之間或多或少都會有似曾相識的地方。加上推陳出新的迅速不斷加快,燃油車三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七年一換代的節奏已經無法適應新的市場變化和需求。加上人工智能的到來,更使得汽車的研發週期大大縮短,給設計師的時間和空間被極致壓縮。在衆口難調的市場中想要在最短時間內找到正確答案,低試錯成本的同質化,成爲了絕大多數車企的必然選擇。

那麼吉利則認爲設計必須要升維!內卷不應該是一種歇斯底里的撕扯、無底線的致敬,而應該是一種反求諸己般的內視過程。激發自身的創新力、想象力,通過設計這種長期戰略來精煉自己的品牌表達能力。

另外設計要有根,我們每個人的設計、每個品牌的設計都必須有根。這種根深植於我們自己的文化脈絡上。有了這個根,就能產生自身獨特的、差異化的原創設計。當然中國汽車出海的過程中,會遇到同一種審美,站在不同地區,審美標準必然迥異的情況。尋求全球化市場最大公約數的同時,也必然要構建我們中國設計的話語權,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一個紮紮實實做好每一款產品的過程,任重而道遠。但也是中國汽車從“術”的層面升級到“道”的層面的必由之路。

將設計當做一種戰略,需要有科學的框架佈局。吉利採用頂層經營思維 + 原創設計價值 + 吉利智造實力 + 全球協作生態相結合的形式,力圖把設計作爲一種企業的基本理念,融合於整個企業的文化和體系中去。並通過長期不懈的發展,潛移默化的積累成爲一種核心能力。打個比方,就好比每個部門的人都是一個不是設計師頭銜的“設計師”。即每個員工都帶着設計理念與設計思維去看待問題。

進而實現了所謂的“銀河速度”。12個月,發佈了6款車型。過去1年多的時間,吉利銀河家族成績斐然。23年初,銀河之光亮相後,L7、L6落地量產。僅用8個月時間,完成了從0到10萬的累積銷量。今年1月,吉利銀河E8(參數丨圖片)發佈上市。短短一個季度,就斬獲了國際5大頂尖設計獎項,成爲中國自主品牌 唯一榮獲大滿貫的“單一車型”。

再比如銀河系列的光之漣漪。雖然成本很高,但是吉利依然堅持其獨特的微孔鐳雕工藝。堅持源於西湖水波漣漪的原創設計理念,將其融入汽車格柵中去,賦予其雅緻、內蘊的文化內涵。用全新的光電的手法進行設計的詮釋,將其打造成爲銀河系列的設計內核,形成能夠跨越文化隔閡、穿越週期、雅俗共賞的全球之美。

處於消費時代的今天,快消品已經充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用後即拋的使用模式,讓產品的“審美保鮮期”大大衰減。消費者很容易對某種設計風格產生審美疲勞。那麼汽車的“保鮮期”是多久呢?以前一個產品推出4年左右,消費者還不太會產生喜新厭舊的情緒。而現在這個週期基本已經縮短爲半年,因爲產品迭代的頻率太快了。

因此設計上必須堅持原創,要先於時代的想象,要有前瞻性,逐步構建品牌內核,而不是止步於某種形式。這些當然離不開AI的生產力加持。吉利今年發佈的銀河星艦,就是依託吉利自研的“星睿AI大模型”而設計的。人工智能,已經深度融入了吉利產品研發的設計流程之中。針對基於不同的市場,準確的定位,找到不同圈層消費者相對應審美趨勢,其實吉利的這種打法本質上不是一種量產式的做法,而是一種定製。

在吉利汽車出海的過程中,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國外部分區域對於電動車的審美基本是空白的,他們只知道特斯拉。身邊既沒有太多人開電車,相配套的基礎設施也不完善。在這種環境下,如何表達中國審美,如何建立起當地消費者的審美習慣,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一套完整的設計語言體系、一套科學的中國設計標準就是當下的重中之重。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沒有所謂的美醜,只有話語權。話語體系建立了,這套審美邏輯就自洽了。這就是今天爲什麼但凡是強勢經濟體,一定是向外輸出審美標準的。因此網上有句話叫“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

另外還要注重建立這種標準的力度。不需要過度的宣傳,高高在上的去宣佈什麼是好的。而是要在尊重當地文化,尊重當地人羣的選擇的基礎上,軟性的展現中國自己的審美邏輯。杜絕傲慢的心態,以中國傳統中“潤物細無聲”的狀態去做文化輸出。這是中國汽車出海的過程中很重要一點。

長期主義是當下浮躁時代的一支解毒劑。它不是一種潮流,需要堅持設計即戰略的導向,從品牌到產品,到最後的服務體驗,連成一整條價值鏈。既要有結硬寨,打呆仗的決心,也要有堅持“日拱一卒,久久爲功”的精神。

吉利汽車已經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從頂層的經營思維到全球佈局、從提出中國設計新範式到《中國汽車設計話語體系白皮書 第一版》,從產學研到中華文化田野調查,以及銀河系列產品的“全面向新”的戰略選擇,都能看出吉利對於原創設計的重視和決心,這也必將成爲企業未來發展的取勝之匙。

從吉利博越、博瑞“大美中國車”、到銀河之光的亮相,銀河家族L7、L6、E8、銀河星艦的發佈,再到今天的吉利銀河E5,無數吉利原創設計之作,共同構成了吉利設計的原創設計內核 —— 凝結中國實力,融匯中國審美,在傳承與創新中,堅持以中國原創設計,開啓走向世界的新徵程。吉利設計相信,只有堅持長期主義的原創今生,才能讓中國設計閃耀全球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