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板塊位移 歐洲車業的競爭力正逐漸下滑

圖1 : 歐洲汽車業者的傳統競爭優勢正面臨巨大挑戰。(source:BCG)

[作者 蘇翰揚]

過去二十年來,歐洲汽車業受益於五個優勢:技術領先、成本效率、品牌價值、穩定的地緣政治和中國銷售市場,但目前所有業者都感受到國際關係緊繃與技術創新帶來的威脅。

幾十年來,歐洲汽車工業一直是經濟成長的主要動能之一,它創造了400萬個就業機會與歐洲3%的GDP,該產業也是歐洲製造業成功的典範,全球收入排名前十的汽車製造商中有四家來自歐洲:大衆汽車、賓士、Stellantis、BMW,然而,當前歐洲的汽車產業卻因新能源車的出現而飽受威脅;過去二十年來,歐洲汽車業受益於五個優勢:技術領先、成本效率、品牌價值、穩定的地緣政治和中國銷售市場,但目前所有業者都感受到國際關係緊繃與技術創新帶來的威脅,這五大成功要素面臨威脅的分析如下。

一、傳統科技領導優勢正在流失

歐洲汽車集羣在複雜的內燃機(ICE)車輛方面積累了深厚的專業知識。它們的標誌性特徵—高性能、燃油效率、耐用性、車輛操控性和設計—使歐洲原始設備製造商能夠在市場上使他們在全球汽車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品牌力與市佔率,但隨着電動汽車和軟體定義汽車的轉型,歐洲設備製造商在內燃機設計和高質量工程方面的優勢正日益失去競爭力。

在電動車(EV)領域,歐洲汽車產業在電池設計、電力電子、延長電池續航里程和創新快速充電技術方面難以跟上其他全球參與者的速度。此外,軟體定義車輛的轉變給傳統原始設備製造商帶來了另一層挑戰。隨着軟體成爲汽車的顯著特徵,爲娛樂、性能、連接性、自動駕駛、車內體驗和持續車輛更新提供成長性,而擅長先設計軟體、其次設計硬體的公司越來越有能力佔據市場領導地位。

事實上,在過去的二十年中,一個由許多汽車新創公司組成的競爭激烈狀況已經出現,特別是在美國和中國。這兩大國家的汽車業者有逐漸能夠從頭開始設計自己的汽車,在電池和其他電動汽車技術方面建立了強大的能力。舉例而言,中國的小鵬汽車、蔚來汽車和比亞迪等公司以及美國純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Lucid 和 Rivian 等公司被視爲歐洲汽車廠商的主要競爭對手。

與此同時,一些歐洲電動車新創公司卻面臨市場競爭與資金不足的窘境,未能跟上競爭對手衆多的市場。儘管如此,隨着轉向電動汽車的進入門檻降低,更多的新進入者將會跟進,因爲電動汽車的製造複雜程度明顯低於內燃機汽車:相關實際案例如越南、沙特阿拉伯、波蘭和土耳其都在成立自己的電動汽車公司。

【欲閱讀更豐富的內容,請參閱2023.10月(第96期)電動車乘A.B.C造浪智動化Smart Auto雜誌】

2023.10月(第96期)電動車乘A.B.C造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