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變致腸癌 息肉切除恐再復發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國人外食多,常常高油高鹽,導致罹患大腸癌的人更勝過死亡率第一名的肺癌醫師表示,大腸癌的發生與遺傳飲食有關,然而只要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治癒的機率比其他癌症來的高。

▲醫師表示,基因突變是致腸癌的關鍵因素(圖/優活健康網提供)

APC基因突變 大腸癌機率爆增

國泰綜合醫院腸胃內科簡乃宣醫師指出,大腸癌發生的原因有很多,包含基因、日常生活層面等,而造成癌症的主要原因,就屬於基因的突變,當身體中的「APC腫瘤抑制基因」發生變化,其發生大腸息肉的機率大增,進一步就會形成所謂的大腸直腸癌

一旦基因發生突變,就算將息肉切除,仍然會有復發的機率,因此有家族史,以及曾長過息肉的民衆,都是大腸癌的風險族羣,被列爲應定期追蹤的對象,他也提到,追蹤的時間不一定,依息肉切片報告中,惡性細胞比例決定,從半年到3年或5年都有可能。

日常生活中,則可能受到外來的刺激,包括飲食高油脂、吃太多紅肉、抽菸、喝酒、糖尿病等都是大腸癌的高危險羣,另外飲食纖維攝取不足,造成腸道中的廢物無法排出,堆積在大腸中,也會導致大腸癌風險跟着提高。

初期症狀不明顯 免費篩檢好安心

簡乃宣醫師表示,目前仍以遠端的腸癌較爲常見,初期可能會有大便變細、排便習慣改變、糞便不成形或變的稀水狀、有便意卻上不出來、糞便有血、體重減輕等,但如果腫瘤在近端大腸,初期症狀並不明顯。

因此,政府提供50~75歲民衆,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醫師呼籲大家務必把握自己的權益定期檢查,他也強調,國人飲食西化,罹患大腸癌者的年齡有下降的趨勢,保持生活正常、多攝取高纖蔬果、減少紅肉、高油脂食物,並且多運動,以期有效預防大腸癌。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