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研究-鋅離子改善自閉症 動物實驗證明

中研院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薛一蘋(左3)研究團隊發現,增進鋅離子可改善部分自閉症。(中研院提供)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薛一蘋研究團隊去年耗時9年,找到自閉症的關鍵基因,今年進一步證實增進鋅離子可改善自閉症,研究成果日前登上《自然通訊》期刊。

薛一蘋表示,根據2011年國際知名期刊《科學報導》中的研究顯示,針對1967名自閉症兒童的頭髮進行分析,證實近3成自閉症兒童有鋅缺乏的情形。

薛一蘋去年以動物模式證實肺結核藥物「D-環絲胺酸」,可有效治療自閉症小鼠後,昨再度發表抗生素「氯碘奎醇」(Cq),可抓住並載運鋅離子,糾正自閉症的基因缺陷。

薛一蘋分析,這2種基因突變小鼠的共同特徵,就是神經細胞訊息傳導接觸後,離子通道(NMDAR)的活性會變差,施用抗生素氯碘奎醇(Cq)可以有效改善小鼠的社交行爲缺陷,讓不喜歡接近新朋友的自閉症小鼠回覆到野生型,變得喜歡交朋友。

由於國內自閉症兒童比率越來越高,但目前自閉症仍無藥可醫,只能仰賴行爲治療。薛一蘋表示,這項研究成果爲自閉症臨牀治療上與「鋅缺乏」的關連,未來提供可能的學理依據。

她指出,海鮮類牡蠣與蛋白質高的肉類,都有助於幫助鋅離子吸收,可活化離子通道(NMDAR)活性低落的自閉症患者,但自閉症成因可分爲5大類,鋅缺乏患者只佔3成。最重要的還是依照病人不同病因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