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臺大研究證實 食物中茄紅素可改善攝護腺肥大

研究團隊之一的臺大醫院泌尿主治醫師臺灣男性醫學會理事長張宏江(左)。(倪浩倫攝)

男性奮鬥一輩子,事業好不容易在50歲左右拚上高峰,此時卻得面臨新的敵人攝護腺肥大」,每幾分鐘就想跑廁所,半夜更常因此睡不好,生活品質大受影響。臺大醫院日前完成一項人體臨牀試驗證實食物中「茄紅素」確實有助改善攝護腺肥大;營養師指出,茄紅素可從大小番茄紅椒胡蘿蔔紅色蔬果中攝取。

該項由臺大醫院負責進行的臺、美跨國臨牀試驗,從第二期到第三期,共花了5年時間收案超過4000名40歲以上、 因攝護腺肥大而有排尿問題的男性,每日服用一定劑量的茄紅素;4~12周後,服用茄紅素的受試者,相較吃安慰劑的受試者,排尿功能的平均改善幅度達32%,達到顯著改善的程度

團隊之一的臺大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臺灣男性學醫學會理事長張宏江說,攝護腺肥大的成因,有一大因素個人體質,所以家中長輩若有攝護腺肥大,自己便要特別注意,只是仍可透過少吃動物性脂肪、控制BMI不超標、多運動、多吃含茄紅素的食物,來達到改善或預防攝護腺肥大的效果

張宏江解釋,動物性脂肪會刺激組織增生,進而讓攝護腺加速肥大,而研究顯示,茄紅素除具有抗氧化功能,還能減少攝護腺的增生,以及減緩膀胱機能的退化。

董氏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說,根據研究,茄紅素確實具有預防多種癌症、以及攝護腺肥大的效果,主因之一仍是其具有高度抗氧化功能,紅色的蔬果中大多含有茄紅素,包括大小番茄、紅椒、胡蘿蔔、南瓜西瓜葡萄柚木瓜紅心芭樂等。

許惠玉補充,茄紅素屬於脂溶性,但並非一定要「加油去烹調」,她以沙拉爲例,就算沒有淋醬,只要搭配一些堅果,在胃中,堅果的油脂便可幫助人體吸收茄紅素;她進一步強調,雖然食物煮熟後,其茄紅素較易被人體吸收,但由於煮熟後,容易破壞食物內同樣有益於攝護腺的維他命,所以民衆不用過度在意「煮不煮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