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研究-甲亢症治療副作用

研究針對1242名接受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患者,其中42名有免疫力低下問題,發現帶有HLA-B*38:02基因的服藥病患發生「無顆粒性白血球症」風險,是爲未帶此基因患者的21.48倍;而帶有HLA-DRB1*08:03基因者風險是對照組的6.13倍;當兩基因都有,風險高48.41倍。

臺大醫院內科部教授張天鈞指出,臺灣人帶有HLA-DRB1*08:03基因者約10%,帶有HLA-B*38:02基因者約6%,而有免疫力低下的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中,高達60%帶有HLA-B*38:02,代表副作用風險與上述基因有高度關聯;不過因族羣基因頻率的差異,此研究發現只適用於亞洲人。

張天鈞表示,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患者在人口中約爲千分之3,女男比約4~5比1,尤其好發於10多歲到40~50歲生育年齡階段;傳統上病人會先使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若持續發病才採取放射性碘治療甚或進一步手術。

抗甲狀腺藥物治療雖普遍使用,但有10%的過敏反應機率,使用後出現皮膚髮癢,嚴重更引起「無顆粒性白血球症」;臺大醫院基因醫學部醫師陳沛隆表示,此症常在用藥後3周至3個月間發生,因白血球嚴重減少,從正常人每C.C.血液中2500至5000顆「顆粒白血球」,最差情況降至0,因此抵抗力變弱,病人恐因細菌感染致死。

張天鈞呼籲,患者藥物治療後若出現皮膚髮癢、發燒、喉嚨痛等症狀時,就應通知醫師,也可自費先接受基因檢測,知道自己是否爲高風險族羣;目前研究團隊已申請專利保護,未來成功技轉後可加強個人化醫療,但技轉到上市時間,恐怕半年、一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