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躁鬱症 1治療法免每天吃藥又少副作用

21歲的李同學經診斷躁鬱症後,卻因爲副作用停藥,導致病情惡化,醫師建議一定要經過諮詢才能做出最好決定。(院方提供)

21歲的李同學是一位大學生,在大二那年,熱愛戶外的他,卻變得足不出戶,學校人際關係一團糟。李同學的父母發現異狀,決定帶李同學就診,經醫師診療後,診斷爲「雙極性情感疾患」,俗稱躁鬱症。李同學因爲副作用決定停藥,病情卻又惡化,醫師提醒,一定要諮詢醫師才能做出最好決定。

李同學因藥物的副作用,讓他自行決定停藥。剛開始症狀也控制得很穩定,李同學自覺不吃藥也沒關係。直到數月後,症狀又開始出現,出現容易衝動、不停說話、睡眠時數減少。不安的李同學只能再次回到醫院,李同學告知醫師,他對於突如其來疾病的不安感,不知如何調適。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專科護理師黃瓊華表示,躁鬱症是一種週期性情緒過度高昂或低落的疾病,舊稱情感型精神病,是次於思覺失調症之第二常見精神疾病。患者發病的過程中,會出現「躁症」和「鬱症」兩種極端的情緒失調。躁症發作時會在一段時間內,持續出現異常高昂的、開闊的、或易怒的心情。鬱症病人在連續至少二星期內幾乎每天持續有憂鬱的、悲傷的、沮喪的或掉到谷底的情緒。一般人遇到正面或負面事件時雖然都會出現正常的情緒波動,但躁鬱症在發病時情緒會嚴重並持續的偏移,常沒有具體原因或外在事件結束後仍持續,造成生活功能的受損及病患心理的痛苦。

桃園醫院身心科醫師曹文沿指出,躁鬱症是一種生物因素明顯的情感疾患,病人常在季節交替與妊娠前後發病,但發病時往往被病人本身或親朋好友誤會爲個人因素,產生污名化。如何及早知道發病前兆以及維持規律用藥預防復發,爲此類病人最重要的議題。目前除了口服藥物,尚有長效針劑,讓病人可以不用爲了每天吃藥而困擾,且副作用少。若有相關需求,可到醫院身心科門診做進一步諮詢。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服用精神科藥物,請勿自行停藥!衛福部24小時安心專線:0800-78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