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八千里路雲和月

“八千里路雲和月,形容父親的奔波再合適不過。”指着客廳裡的老照片,錢民協一次次陷入回憶。

今年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週年。在北京中關村地區一棟老式居民樓內,記者見到了“兩彈元勳”之一、中國著名核物理學家錢三強的女兒,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退休教授錢民協。

錢民協帶記者走上一級級有些光滑的水泥臺階,打開一扇黃色木門,走進一間略顯侷促的小屋。

“我們家是五間屋子,最大那間本應當客廳,這間當書房,但父親實在是太愛看書了,便把最大的設計成了書房。”錢民協說。

錢三強的書房。新華社記者宋晨攝

在錢民協童年的記憶裡,父親基本都在工作,偶爾到了週日纔有全家團聚的機會。除了工作,父親還喜歡騎個自行車去逛舊貨市場。

因爲父親太忙,錢民協“全託”在幼兒園,小學甚至一部分中學時光也住在學校。

多年以後,她才得知,新中國被西方國家封鎖,父親只好發動同事們到舊貨市場找零件自己製造儀器,並幽默地把這稱爲“吃麪包從種小麥開始”。

“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直到新疆羅布泊的一聲驚雷,“兩彈一星”事業的成功,震動世界!

“父親將全部的精力和熱愛都奉獻給了祖國的原子能事業!”錢民協眼含熱淚:“他後來告訴我,他就是想讓中國人的腰桿子硬起來,不再受欺辱。”

從一窮二白中起步,在內外交困中騰飛。祖國和人民不會忘記,錢三強等老一輩科技工作者舍小家爲國家的奉獻與犧牲。

今年9月16日,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第68屆大會期間,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向國際原子能機構捐贈錢三強先生銅像,旨在緬懷先行者,培養後來人。

錢民協向記者展示錢三強的購書證。新華社記者宋晨攝

一模一樣的銅像,書房裡還有一尊。兩側擺滿了錢三強的藏書,有物理專業的,有武俠小說,還有給孩子們讀的《十萬個爲什麼》。

“他愛國,也愛家,很愛生活。”錢民協珍藏着父親的一件物品——一個補了又補的皮質錢包。

“錢包是母親爲他縫的,每當皮子磨壞了,母親就再補一塊,父親到去世前都始終帶在身上。”錢民協說。

錢民協向記者展示錢三強的錢包。新華社記者宋晨攝

父愛如山,深沉不語,卻潤物無聲。

年逾七旬的錢民協研究不輟:“父親對我有非常多的影響,最重要的是他始終將科學研究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這讓我更加明白科學研究真正的意義所在。”

八千里路雲和月,家國情懷薪火傳。

近年來中國原子能事業發展的歷史性成就,也讓錢民協看到“兩彈一星”精神的閃耀。

“希望年輕人堅定愛國情懷,將個人發展與國家需求緊密結合,勇於創新,敢於挑戰,我們必將建成科技強國!”她說。(記者宋晨)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