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華資本宋向前:投資人要耐心觀察,當好一個觀衆 |“耐心資本”談

《科創板日報》8月5日訊(記者 陳美) 在管理層強調積極發展風險投資,壯大耐心資本的當下,從事於消費投資20餘年的加華資本創始合夥人宋向前,對於“耐心資本”亦有深刻理解。

近日,加華資本宋向前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好耐心資本的重要前提是:學會耐心觀察。“耐心地靜待花開,wait and see,當好一個觀衆。”

從投資回報率上看,耐心資本並不是讓資本“被動長期投資”,“而是推動資本支持實體經濟、實體產業的發展,讓實體經濟的投資回報率水平回到市場中最高的水平。”

“好公司本身並不缺錢”

宋向前表示,當前,創投行業已進入下一個週期,“上一輪週期的流量玩法,是塑造一個明星,塑造一個商業模式,塑造一個風口,大家一起加碼,這是‘套利’的方式,所以市場上纔會出現ABCDEF輪。”

他認爲,這些看起來受到資本青睞的企業,實際上大多數是“平庸的”,“好公司基本特點是,它真正能在市場競爭中活下來,可以做大,而這樣的企業本身並不缺錢。”

宋向前不太相信有明星創業者或明星企業家。“但凡有多輪次融資的明星企業,到現在上市上不成,情況會很麻煩,包括創業者及背後的投資機構都是。”基於此,宋向前表示,大多數情況下,加華資本都是做獨家投資,“要不就不做。”

宋向前表示,這種投資思路,首先源於自身積累,其次是肯花時間,第三來自真心地利他。這三點構成了加華資本的投資策略,也是做好“耐心資本”的關鍵。

“這麼多年,加華資本一直看剛需的、高頻的、民生的項目,這符合中國經濟現象,是可以管100年的投資邏輯。”

在宋向前看來,當前市場盛行的對消費賽道的悲觀看法,屬於市場情緒及噪音。“消費不會沒有了,做好耐心資本,也需要投資人走出散戶視角,清晰地認識到消費賽道的社會職能。”

宋向前認爲,消費和科技絕不是二元對立,科技爲消費賦能,消費爲科技提供巨大的應用市場。“如果沒有消費,爲科技提供龐大的需求市場、用戶人羣和稅收支持,科技亦難以發展,科技最終還是要在消費市場中落地應用。”

“消費投資今年變化不大”

談及具體的消費投資,宋向前認爲,“今年的變化不大。當前市場上流行的概念,如年輕人提到的“窮鬼套餐”,加華資本早已佈局——老鄉雞客單價在二三十塊錢左右,小菜園也是如此。”

加華資本一直押絕對剛需民生的大衆消費。“所謂的消費升級,需要升級的是品質,而不應該是價格。‘必需品消費’才應該是中國消費投資的主流,纔是最必然的方向,纔是核心關鍵詞。過去大多數消費賽道的投資人,押所謂的升級,追求所謂的功能釋放、情緒釋放,這些都走不長遠。”

其進一步表示,所謂的“新變化”,是能在宏觀經濟學和產業發展規律中間找到完美的解釋,“這需要機構認真研究中國經濟的特點,包括當前經濟發展究竟處在什麼樣的階段,以及民生消費領域面臨的真正挑戰是什麼。”

“金融應該是爲實業服務”

金融市場有兩種屬性——投資和投機。宋向前認爲,兩者不是天然對立的,而是相伴相生的。“資本市場需要投資,需要基於基本面、基於長期發展進行投資的專業機構;同時,市場也需要投機,因爲投機也客觀上增加了市場的活躍度。”

宋向前認爲,從目前來看,金融迴歸服務業本質的程度遠遠不夠。“可以觀察發達國家的金融行業,觀察他們從業人員的工資水平。除了華爾街之外,以銀行業爲代表的從業者都是中等收入水平,它存在的目的就是爲社會提供金融交易、中介服務,存款和借貸服務,它本來應該是一個微利行業,是一個符合現代服務業特徵,參與市場利潤平均化過程的行業。”

因此,宋向前認爲,金融要回歸到服務業的本性,“金融的‘人民性’,核心就是支持實業發展,爲實業賦能,支持民生進步、支持社會福利增強,而不是過於高頻交易、套利現象盛行,最終對實體的幫助不夠。”

“併購也不是適合我們抄的作業”

對於當前市場關注的焦點——併購,宋向前表示,加華資本較早前就考慮過併購基金,“不是今天才考慮,也絕不是爲了退出才做的準備,因爲這本質上是非專業選手要幹專業選手的事。”

他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併購基金本來是一個很普遍的組織形式,任何一個成熟的機構都可以把這個組織形式加以運用。“這方面加華資本做了非常多的儲備和研究,但判斷時機未到。”

其進一步表示,併購基金的成功率比企業實現上市還難。“很多人認爲,IPO上不成,就做併購基金,認爲併購可以退出。但併購不是今天才有的新路,且併購沒有成爲主要退出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