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可恥”!加拿大國慶節變成抗議種族滅絕日
(原標題:“加拿大,可恥”!加拿大國慶節變成抗議種族滅絕日)
(觀察者網訊)加拿大國慶(1日)當天,首都渥太華、金融中心多倫多等地最顯眼的或許不是楓葉旗,而是“取消加拿大國慶日”遊行現場的橙色海洋。成千上萬人身穿橙色襯衫,紀念加拿大寄宿學校制度的受害者和倖存者。
自原住民寄宿學校舊址不斷髮現兒童遺骸和無名墳墓以來,加拿大抗議事件屢有發生,連國慶日也不例外。一羣示威者還推翻了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和伊麗莎白二世的雕像。
視頻截圖
據路透社7月2日報道,自5月以來,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薩斯喀徹溫省的寄宿學校原址已發現約1000座無名墳墓。這些學校主要在政府資助下,由天主教會運營。之後,縮小加拿大國慶慶祝規模或取消慶祝的呼聲就越來越大。加拿大多個城市取消了7月1日的國慶日慶祝活動,重新關注起了這個國家的殖民歷史。
這些寄宿學校強迫原住民兒童與家人分開的行爲,已在2015年被加拿大“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形容爲“文化種族滅絕”。
加拿大首都渥太華舉行了“取消加拿大國慶日”遊行,現場成千上萬人身穿橙色襯衫,匯成一片橙色的海洋,以紀念加拿大寄宿學校制度的受害者和倖存者。
他們高呼“加拿大,可恥”(Shame on Canada)等口號,並手舉“種族大屠殺,你在驕傲啥”(No pride in genocide)的橫幅。
在加拿大金融中心多倫多的市中心,同樣有成百上千人身穿橙色襯衫遊行,支持原住民兒童。而加拿大其他地區,也舉行了類似的守夜和集會。橙色象徵着對加拿大寄宿學校制度受害者的承認。
7月1日,加拿大維多利亞市,民衆在議會外的臺階上擺放鞋子、毛絨玩具和蠟燭等,悼念原住民寄宿學校死難者。 圖自澎湃影像
多倫多大學社會學教授奧烏蘇-本帕(Akwasi Owusu-Bempah)稱,“加拿大正在反思自己的歷史。”
另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道,抗議者身穿橙色襯衫,聚集在加拿大中南部曼尼托巴省議會大樓前,推倒了維多利亞女王的雕像。
被推倒的維多利亞女王雕像 視頻截圖
一座相對較小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雕像也被推倒,人們還爬到雕像上拍照。這兩位女王都被視爲英國殖民史的代表。
加拿大第四大城市卡爾加里的警方則表示,該市有10座教堂都在夜間被橙色和紅色油漆潑灑,其中一間教堂的窗戶也被砸碎。
另一邊,加總理特魯多今年致辭宣稱,發現成百上千名兒童遺骸“敦促我們反思國家的歷史失敗”,以及加拿大原住民和其他許多人仍然面臨的不公正待遇,並承諾“相互傾聽,以糾正過去的不公正”。
對於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南部一所原住民寄宿學校舊址附近又發現182具無名墓葬,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7月2日迴應說,這已經是自5月份以來,我們第三次看到有關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學校舊址發現無名墓葬和遺骸的新聞了,這一消息令人震驚和心碎。
汪文斌表示,長期以來,加方對本國原住民遭受迫害的事實和真相,敷衍塞責,卻對別國指手畫腳。我們敦促加方攬鏡自照,拿出更大的勁頭對原住民遭受虐待、歧視問題徹查真相,追究責任,進行補償,徹底糾正原住民遭受壓迫的不公正現象。
而路透社指出,加拿大自上世紀70年代起強調社會的多元文化,但數據顯示,原住民羣體和有色人種少數族裔中的不平等現象比比皆是。
原住民佔加拿大總人口的不到5%,他們面臨更嚴重的貧困和暴力,預期壽命也更短。有色人種少數族裔佔加拿大總人口的20%以上,加拿大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他們5月份的失業率爲11.4%,白人的失業率則爲7.0%。2020年,安大略省原住民的失業率爲12.5%,而非原住民的失業率爲9.5%。
安格斯·裡德研究所6月21日公佈的民意調查更顯示,約30%的有色人種少數族裔和原住民感覺在自己的國家被視爲外人。約36%的原住民和42%的有色人種少數族裔認爲加拿大是一個種族主義國家。
相關報道:
【環球時報駐加拿大特約記者 李厚何 於文】當地時間6月29日晚,加拿大參議院投票否決了一項關於認定中國對新疆維吾爾族等實施所謂“種族滅絕”的動議。投票之前,該院獨立參議員胡元豹(Yuen Pau Woo)發表演講,呼籲議員們投票反對該議案,他指出,加拿大應該避免以所謂“新疆人權”問題批評中國,因爲加拿大才是在自己短暫的歷史上對土著人民做出了種族滅絕行爲的國家。加拿大《國家郵報》稱,胡的講話在社交媒體上引起軒然大波。加拿大廣播公司(CBC)29日稱之爲“挑釁性的”和“呼應中國官員的論點”。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9日在回答《環球時報》記者相關提問時表示,加拿大參議院否決有關涉疆錯誤動議再次表明,少數反華勢力的卑劣圖謀已被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看穿,炒作新疆“種族滅絕”不得人心,註定不會得逞。
加拿大衆議院曾在今年2月通過一項涉疆動議,誣稱中國對新疆維吾爾族等實施所謂“種族滅絕”,鼓吹更換2022年北京冬奧會舉辦地,並呼籲加政府正式採用上述立場。當時加政府官員對該動議投了棄權票。據CBC報道,參議院的動議由保守黨參議員利奧·豪薩科斯提出,內容與衆議院的議案類似。29日晚,參議員們以29票支持、33票反對、13票棄權的結果否決了該動議。參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參議員彼得·博姆在辯論中表示,衆議院在2月通過了類似動議,“事後在媒體上引起了很多轟動,但沒有明顯的影響力……除了引發中國政府的憤怒反應之外。”他表示,外交政策聲明應該留給總理和內閣,而不是由上議院決定。“我們的公開譴責只會強化中國內部認爲我們是敵對的觀點。”據報道,博姆是加拿大全球事務部的前高級官員和加拿大參加七國集團會議的前代表。
加拿大議會由參議院和衆議院組成。參議院名額按各省人口比例和歷史慣例分配,議員由總理提名,總督任命。1965年6月2日前任命的爲終身制,此後任命的到75歲退休。衆議院共338席,衆議員由按各省人口比例劃分的聯邦選區直接選舉產生,任期4年。
引發輿論關注的胡元豹議員來自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他在28日的演講中稱,與在衆議院不同的是,參議員們正在對該涉疆動議進行“真正的辯論”。他預料到自己的表態會引發批評。CBC報道稱,胡元豹在演講中說,加拿大嚴厲譴責中國的舉動是虛僞的,“只是在簡單地貼標籤”。西方指責中國以打擊“恐怖主義”爲名大規模逮捕維吾爾族人、強迫他們遷移、讓婦女絕育,但實際上正是加拿大自己“做了所有這些事情,而且是在我們短暫的歷史上,尤其是對原住民做出了駭人聽聞的行爲,對新移民和其他少數羣體也是如此,他們被認爲是不受歡迎、不被信任、非加拿大人。”
胡元豹指出,這種“摸不着重點”的動議將進一步損害已經非常緊張的加中關係。他認爲,議員們應該避免在這種敏感問題上提出議案,沒有必要讓中國難堪,也不應該暗示加拿大有“道德優越感”。他說,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尤其是與大國的關係,是非常複雜的,不能用一次性的表態來處理,這種表態只宣泄情緒卻不承擔責任。事實上,“中國並不認同我們對於個人自由的看法,或者更直接地說,我們在憲章中對自由的解釋,並不能用來教導中國人應該怎麼做。”他補充說,也許中國人反而會對加拿大的一些政策感到震驚,比如合法的醫療輔助自殺。
胡元豹在演講中表示,該議案的背景動機可能是說中國是“非自由和專制的國家”,是“不合法的政府制度”,這也是美中地緣政治較量的潛臺詞,也是目前關於加中關係爭議背後的想法。但他給出了一些數據:由北約前秘書長拉斯穆森創建的“民主國家聯盟”進行的民調顯示,“70%的中國受訪者認爲自己的國家是民主的,而加拿大的這一比例爲65%”,美國只有50%。“在關於民主程度的問題中,中國受訪者對本國現狀的滿意度高於加拿大或美國的受訪者。”他認爲,這一調查結果能夠證明,“中國政府不合法”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我們也不能否認,中國政府有自己的合法性主張,即使我們不喜歡它。”
胡元豹1963年出生於馬來西亞,在新加坡長大,是加拿大與亞洲國家關係領域的研究學者,2016年被總理特魯多任命爲參議院的獨立參議員。他28日發表演講前的短短一個月時間裡,加拿大的兩個原住民寄宿學校遺址中被人發現了近1000座無名墳墓和數百具兒童遺骸。據記載,從19世紀90年代到20世紀90年代,加拿大估計有15萬名原住民兒童被強制進入寄宿學校學習“文化和文明”,並在學校裡遭遇了殘酷虐待。
《國家郵報》29日稱,胡元豹將加拿大的歷史與中國對待維吾爾少數民族的方式進行比較,引起軒然大波,有人稱其爲“中國政府的走狗”。在參議院任職期間,他曾反對議會通過涉及南海的提案,稱加拿大“應該放棄認爲自己有改變中國使命的想法”,被稱爲“中國辯護者”。他28日在演講中還稱,加拿大有一個令人擔憂的趨勢,關於中國和加中關係的討論出現宗教化趨勢,與中國有關係的人都被認爲是可疑、甚至敵對的。針對目前的中加關係問題,他29日對《國家郵報》說,他認爲與中國進行對話更有成效,“我不知道這是否會對中國產生影響,但我認爲這比猛烈抨擊中國的議案更有可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