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縣布袋魚塭 化身七彩調色盤

鈴木二郎」運用空拍機,拍下布袋養殖池水不同樣貌色彩,令人驚豔。(「鈴木二郎」提供/張毓翎嘉義傳真)

嘉義縣沿海養殖漁業發達,攝影玩家「鈴木二郎」運用空拍機,拍下布袋鎮養殖池池水不同樣貌及色彩,從寶藍色、象牙白、夢幻粉紅,到各深淺色系的藻綠色全部盡收眼底,宛若水彩調色盤」,讓網友大讚「有夠美」,其背後隱藏的更是漁民養魚先養水」的精髓

攝影玩家「鈴木二郎」上週在嘉義布袋靠近臺南地區,拍下不同色彩養殖池,並分享至臉書社團「嘉義之美」,寫下「漁民的調色盤」,引起網友讚歎,也有人提問這些顏色成因爲何。

嘉縣農業處漁業科長張建成表示,粉紅色池子文蛤的光合菌培養池,漁民會先將光合菌及有機質(如水產雜料豆粉魚粉米糠)倒入到池中發酵,等作用完全後,會形成夢幻的粉紅色肥水,作爲文蛤餌料,提供牠成長所需營養

張建成指出,白色池子的部分乾池投放石灰會呈現白色,或魚塭剛引入水時會底土混合,也會呈現乳白色;另外,投放天然的茶粕進行消毒、除雜魚蝦的魚塭,池面上會產生大量的白色泡沫

他也提到,水中若有大量繁殖的藻類或微生物,因含有不同色素,使得水體呈現不同顏色。例如以硅藻類爲主的魚塭,會呈現茶色褐色;以綠藻類爲主,呈淡綠色翠綠色深綠色;以矽藻及綠藻混合的水體,則呈黃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