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表揚模範公務人員 二階段評選孫意惇、鄭君健4人脫穎而出

▲黃敏惠市長頒獎表揚嘉義政府 110 年模範公務人員 。(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記者翁伊森/嘉義報導

嘉義市政府市務會議,黃敏惠市長頒獎表揚110 年模範公務人員:環境保護局科長孫意惇、交通處處長鄭君健、殯葬管理所辦事員胡映帆地政處科長張曉琴。黃敏惠市長說,謝謝大家的付出與奉獻,這就是有溫度的戰鬥團隊,大家一起攜手同心,把市政工作越做越好,讓嘉義市越來越幸福。

人事處表示,爲表彰公務人員對公共服務的使命感及勇於任事精神,並獎勵優秀同仁,積極創新、主動敬業、增進行政效能;本年度經初審及評選二階段審查作業,依評選結果排序,覈定第一名本府環境保護局科長孫意惇、第二名交通處處長鄭君健與本市殯葬管理所辦事員胡映帆(並列第二)及第四名地政處科長張曉琴等 4 人,當選爲本府 110 年模範公務人員,每人獲頒獎狀一幀及獎金三萬元整,以資鼓勵。

人事處補充說明,每年度舉辦之模範公務人員選拔,系依公務人員品德修養及工作績效激勵辦法,訂定本府獎勵模範公務人員實施要點辦理,針對各單位及各機關學校舉薦具有重大具體事蹟、創新成效、特殊貢獻者,本於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從嚴慎選,予以公開頒獎表揚,藉此激勵士氣,作爲同仁表率、楷模及學習典範。110 年模範公務人員績優事蹟簡介如下:(一)環境保護局科長孫意惇:1. 推動永續發展業務,成立本市低碳調適永續發展委員會,跨局處整合研訂策略,參與「低碳永續家園認證評等制度」,市層級取得銀級,東、西區公所取得銅級,裡層級有 4 個裡取得銀級,26 個裡取得銅級及 54 個裡報名成功。目前裡層級參與率達 100%,與花蓮縣並列全國第一,裡層級取得銀級佔比爲全國第二;取得銅級佔比爲全國第一,逐步實踐永續城市理念。

2. 推行節電績優,榮獲經濟部 108 年度縣市節電激勵活動計劃「執行成效獎銀獎」及「節電成效獎第 2 名」,並榮獲獎金新臺幣 600 萬元整,爲全國唯一榮獲 2 項獎項之縣市。

3. 主辦能源管理業務,維運全國首創之「綠能服務管理中心」及能源管理師制度,以個案管理方式提供綠能評估、節能診斷等免費服務。更針對弱勢族羣加碼補助,使服務更爲貼心。防疫期間,節能家電補助更提供一般民衆「線上申請好便利」之多元化申請管道;服務業提供一通電話到府服務,協助初評、覆核及節能健診服務, 榮獲「108 年臺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社區)」創新成果-健康永續獎。

(二)交通處處長鄭君健:1. 全面提升交通核心業務服務量能(1) 策劃本市市區公車全面升級爲低底盤電動巴士,除 100%全電動與低碳環保外, 更貼心低底盤設計,創造行動不便者友善乘車環境,讓有愛無礙,本市電動公車共有三條路線,包括中山幹線、忠孝新民幹線及光林我嘉線,中央「2030 年巴士全面電動化」的政策,本市已提前達標,是全國第一個市區公車全電動巴士的縣市,並運用愛嘉義 app 成功整合相關公車動態、停車服務及即時路況等交通資訊。

(2) 建置公共自行車轉乘,引進 Youbike 2.0 系統,109 年 11 月 2 日完成簽約,於 12 月 15 日順利上線,第一階段共設置 40 站、提供 270 車之服務,上線後持續會勘並增設點位,於農歷年前增設 41 站,並增加 450 車之服務,截至 110年 2 月底已完成 83 站、720 車之服務,目前週轉率爲全國第二,使用率僅次於臺北市,平均每車週轉率超過 6 轉,假日尖峰使用人次更衝破 6,000 人次;截至 110 年 4 月 23 日止,統計騎乘次數高達 395142 次。Youbike 成功建置, 不僅帶動自行車騎乘風潮,成爲本市樂活城市美麗風景及低碳城市標竿,更引進大量遊客,促進本市觀光發展,深獲市民及各界好評,成效卓着。

(3) 109 年度督導本市道安會報榮獲交通部道安會「金安獎」團體組卓越獎、精進獎兩座第一名、特別獎全國不分縣市組第二名,提供本市交通安全、便捷環境。

2. 積極推動鐵高計劃,加速邁向臺灣西部新都心推動鐵路高架化計劃至覈定與實質建設階段,協助綜理各機關單位配合協調事項,並接續完成嘉義、嘉北車站區、國道轉運中心、人行空廊串聯與沿線鐵道路廊東區向道路與交通系統縫合貫通等統合規劃與定案,全案預計 115 年即可完工通車,改善沿線環境、交通系統與都市縫合便利性、新車站區及鐵路沿線開發等建設成果。

(三)殯葬管理所辦事員胡映帆:1. 一般人對殯葬所印象大都是陰暗、恐怖,畏懼至這類場所上班,胡員身爲女性同仁, 願意在該所服務,且任職長達 9 年,實屬不易。承辦納骨塔、清潔勞務、販賣機等業務,均能主動積極,改善園區環境清潔及美化,運用綠美化佈置,成功營造乾淨舒適如廁環境,使園區空間舒爽明亮。109 年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透過滾動式修正,一律改爲戶外祭祀,禁止入塔;另爲解決交通壅塞問題,加強於嘉雲寶塔前停車場出口處製作指標引導民衆,指引單向進、出動線,有效疏緩該項情形。

2. 因該所地處偏僻,鄰近地區便利商店及雜貨店,治喪民衆於辦理喪禮儀式時間冗長,特洽當地 7-11 至該所設置智慧販賣機,以便利喪家需求。並於羽化家屬休息區內設計「療愈咖啡 BAR」,讓治喪家屬在等候親人羽化時段,藉由一杯溫熱咖啡, 與家人互訴心聲撫平傷痛,以慰解、抒發悲傷情緒,獲致好評。

3. 本市納骨堂目前容量已呈飽和狀態,109 年 6 月預估已不足使用 1 年,積極規劃整修無主納骨堂設施成爲第二納骨堂,以解決塔位不足問題。另爲服務無法前往塔位祭拜的民衆,首創「天堂家書」郵寄服務,親屬可將對先人的思念,寫成家書寄送到該所天堂家書處理小組,代爲焚化傳達思念,亦深獲民衆廣大回響。

(四)地政處科長張曉琴:1. 積極辦理湖子區段徵收案,協助政府取得公共設施用地(1) 湖子內地區 188 公頃土地區段徵收案,湖子內區段徵收地區公私有合計筆數爲1,118 筆,土地所有權人高達 1 仟多人,在有限的人力下,湖子內區段徵收完成後協助政府無償取得公共設施用地,包含公園、綠地、道路等共 74 公頃及環保用地 15.22 公頃,並辦理可建築土地標售,爲嘉義市的建設累積實力。

(2) 辦理區段徵收,創新客製化服務讓民衆有感,主動協助清理地籍、戶籍資料及解決耕地三七五租約租佃爭議、調處解決繼承爭議、抵價地分配作業用心召開11 場配地作業說明會及專人到府服務,使湖子內區段徵收配地作業圓滿完成,土地所有權人高達 1 仟多人領回抵價地均無異議或抗爭。2. 貨物轉運中心區市地重劃案,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1) 辦理第五期貨物轉運中心區市地重劃開發案共 10.89 公頃,包含停車場、綠地、道路等共 3.97 公頃,並提供可建築土地 6.927 公頃,重劃抵費地於 109 年 2 月提早標售,並全數標完,提早償還開發基金貸款減少公庫利息支出,並帶動市地重劃地區產業經濟發展。

(2) 積極解決市地重劃區與區外通行問題,避免民衆抗爭,協調增設道路,經查與邊界相鄰有一塊住宅區土地可增設道路讓該住戶通行至區內 15 米道路,因位於重劃區旁的土地也是黃金地段,地主捨不得出售,經無數次親自與地主溝通, 最終地主被積極解決問題的服務熱忱感動,同意用低於市價的價格價購,未領取補償費就出具同意書先行道路施工,解決居民道路通行之難題,也化解了民衆抗議的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