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音樂繪畫和戲曲 灤州皮影唱過400年來的忠奸善惡

灤州皮影。(圖/翻攝自《新華社》)

記者馬叔安綜合報導

起源於河北灤州的灤州皮影是一種古老傳統民間藝術,又稱灤州影戲又名河北皮影、唐山皮影,是中國皮影戲三大流派陝西皮影、潮州皮影、北方皮影)中北方皮影的代表之一,在明代中葉以前就有表演的紀錄,流行於河北東北部唐山市中心地區

灤州影戲始以灤河爲界,河東皮影稱東路影;河西則爲西路影。影人以驢皮製成,故又名驢皮影。演出時,影人前有大幅素紙幕,影人後有燈光演者立於幕後,持影人於紙幕舞動,配以唱詞音樂

相傳距今約400多年的明朝萬曆年間,灤州安各莊屢試不第的秀才素志改牛羊皮爲驢皮,刻制「影人」,音樂唱腔則吸納灤州方音方言俚曲,乃至地道灤縣老呔兒話,以及民間歌曲小調叫賣聲,真正意義上的灤州皮影由此誕生。

▲灤州皮影。(圖/翻攝自《新華社》)

灤州影戲最初的樂器只有一個木魚,可見它與講說佛經有着深刻的淵源關係。後雜取弋陽腔,清代雍正年間開始吸收崑曲乾隆末年添加四絃琴

灤州皮影戲班一般由七至九人組成,在長期演唱過程中,唱詞形成嚴謹而又富於多變的格律諸如字句十字錦、五字賦、三趕七、大金邊、小金邊等相當成熟的模式。不同的唱詞結構產生不同的旋律效果,適應塑造各異的人物角色

劇種隨後演變成普及東三省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北方多數地區的大型民間藝術。灤州影戲始以灤河爲界,河東皮影稱東路影;河西則爲西路影,兼融音樂、繪畫剪紙雕刻戲曲於一身。

時間存在的意義就是襯托妳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