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塑風潮 吹回紙吸管

世界各地從2018年開始吹起減塑風潮,臺灣從2019年7月起逐步管制一次性塑膠吸管使用,規劃到2030年全面禁用。歐盟從去年起全面禁用餐盤、餐具、吸管、棉花棒軸心等一次性塑膠製品。美國、大陸、日本也都設下減塑目標與時間表。

一開始是紙吸管取代傳統的塑膠吸管,不過紙吸管浸泡過久會變軟,引發不少負評,後來許多飲料或餐飲業者改成採用PLA吸管。

不過華紙纖維材料事業部總經理陳瑞和表示,PLA吸管雖然標榜生物可分解,但分解必須花很長時間,而且會干擾原有塑膠回收系統,導致回收效率降低,被歐盟認定不夠環保。

另PLA的原料聚乳酸,來自玉米或小麥澱粉製成,在全球農糧短缺情況下,一直無法擺脫與民爭食的缺點。如今風向似乎又吹回紙吸管,許多國際飲料及餐飲大廠重新找上門。

只是各種「非塑」或生質技術仍在發展中,紙吸管未必是最終答案,要找到能取代原本應用廣泛的塑膠製品,又要兼顧使用者良好體驗,這條路還會繼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