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踏民主、奴大欺主的民進黨

葉公好龍」的典故大家都聽過,平常標榜喜歡龍,家裡全用龍作雕飾結果看到真龍,卻嚇得面色如土。民進黨政府有如葉公,在野時標榜要還給人民公投權,如今公投活力盎然,卻嚇得魂飛魄散,轉而強力箝制公投。如此粗暴沒收人民權力的行爲,堪稱奴大欺主,實在可惡!

公投投影臺灣民主的發展樣貌威權時期沒民主,當然也沒有公投這回事,不讓人民作主一以貫之。民主浪潮崛起後,爭直選爭公投的呼聲高漲,國民黨政府開放了直選,但對公投有諸多設限,因此被民進黨譏爲「鳥籠公投」。2017年蔡政府降低了公投成案門檻,當時得意地自誇解放了鳥籠,但接着民間多項公投案達標,這幾條真龍在九合一選舉時把蔡政府打得鼻青臉腫,嚇得蔡政府強行通過《公投法修正案,讓公投與大選脫鉤,改爲每2年舉行一次,日期定在8月的第4個週六。於是,蔡政府打開鳥籠,又打造了鐵籠,被關禁閉的是臺灣的民意,以及人民當家作主的憲法權利。

爲什麼民進黨政府對公投愛着愛着就不愛了?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是否有利於自己。過去民進黨把公投當成選舉造勢工具,例如扁時期的入聯公投,但這次的民間公投案,狠狠打臉了蔡政府的能源與同婚政策東奧正名也被反對票強力否決。蔡政府的迴應是依舊傲慢,憑自己的主觀意志對公投結果選擇性接受,一面通過同婚立法,一面抗拒更改能源政策。眼見公投的風向不站在自己這一邊,蔡政府擔心總統大選會被打臉打到失了政權,於是絞盡腦汁箝制公投之行使。借用成語來說,就是好龍的葉公看到真龍嚇得半死,於是把龍砍了,免得再來嚇自己。

民進黨過去追求民主,如今卻害怕人民發聲:過去不怕入監,如今卻把公投關入監。前後對照之下,嘴臉何其醜陋。公投與選舉合併舉行,不但節省經費與人力資源,也有助於投票率,如今改爲與選舉脫鉤,除了政黨投注資源支持的案子外,民間發起的公投案几乎無望通過。蔡政府運用手中的黨政資源,先是任命政黨色彩濃厚的李進勇出任中選會主委,再藉國會多數修改《公投法》,既不在意社會觀感,也無視憲法精神與民主價值

憲法明定人民有創制、複決權,在民意的表達形式上,國會代議只是授權式的間接民主,公投纔是最直接的人民作主。我們自詡是民主國家,人民基於憲法而擁有的公投權,執政者憑什麼沒收?哪條憲法哪個法律,給了執政者把公投握在手上,愛給人民多少就給人民多少的權力?在一個民主國家,人民透過公投直接做的決定,政治位階是最高的,就像英國通過脫歐公投後,原本主張留歐的首相梅伊也得乖乖執行。爲了圖利自己,蔡政府不讓人民好好公投,就是在剝奪人民合憲合法政治權利,這根本是執政者在濫用權力欺負人民!

臺灣的悲哀是,很多重要的問題,一遇到兩岸敵我大矛盾就被淹沒了是非。靠着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講話和香港反送中,蔡英文總統撿到槍又撿到原子彈,如今辣臺風頭正盛,逆勢翻轉了九合一敗選的頹勢,在挑起民衆恐中反中的情緒後,即使強行沒收公投的行徑粗暴、嘴臉難看,一吹起反中號角就能讓選票聚攏,踐踏民主的事在兩岸矛盾下淹沒,而其中的是非也難以有個公正的民意評判。如果我們繼續容許民進黨在反中護臺旗幟下無視民主原則爲所欲爲,先不說這未必真是在護臺,就算護下了臺灣,民主倒退、價值崩解之後,臺灣又有什麼力量能走得長遠穩健?

政客的惡行都是人民慣出來的,選民如果繼續被民進黨政府操弄,臺灣的民主就會始終卡關,沒辦法轉大人。更糟的是,會讓下一代以爲這就是政治運作的常態掌權者可以對民主對體制毫無敬意,肆無忌憚爲己圖利,一朝權在手便把別人的命來休,那麼,臺灣的命運亦可休矣。